主持人:歡迎收看,財富故事會,財富新觀念,創(chuàng)造新財富。大家好,我是王凱。你瞧,我今天穿了一件紅衣服。說到紅色,那可是有好多種,有粉紅、桃紅、玫瑰紅、絳紅、胭脂紅,等等,還有這種顏色——純紅(展示一張純紅色圖片)。這種紅色,在印刷品上隨處可見,可您要想在瓷器上看到這種純紅,可不容易。(展示兩個瓷瓶)您看,這種顏色在陶瓷上就很容易燒成,可另外這種純紅的瓶子,千百年來,無數(shù)能工巧匠和陶瓷專家,使出看家本領(lǐng),也沒能燒出這種紅色來。燒出標(biāo)準紅的瓷器,成了中國陶瓷業(yè)千年的夢想。但是,有個湖南人卻說,這事他做到了。這一下,可在陶瓷界引起了軒然大波,這人是誰?這事,又究竟是真是假呢?
此人是湖南一個叫尹彥征的人,他是長沙大紅陶瓷發(fā)展有限責(zé)任公司的老板,在陶瓷界里從來還沒有聽說過這個人。那么他說的這種耐高溫大紅瓷器又是是什么樣的呢?能讓陶瓷界掀起這樣的軒然大波。
主持人:中國的陶瓷藝術(shù),源遠流長。千百年來,各個朝代的瓷器真是色彩斑斕,美不勝收,可唯獨沒有象征吉祥、喜慶、華貴的大紅色瓷器。尹彥征能夠燒出這種顏色的瓷器,可以說是解決了一道千古難題,應(yīng)該掌聲如潮才是,可不少陶瓷專家卻對這事壓根就不相信,時任中國陶瓷協(xié)會副秘書長的周定謀教授就第一個提出了置疑。
周教授:尹彥征是一個長沙亨達機電公司所屬的這么一個人,當(dāng)時我覺得不可思議,因為本身大紅色釉難度極大,第二個在我們業(yè)內(nèi)幾十年工作中始終沒有解決的問題,一個機電行業(yè)、業(yè)外的人怎么能夠解決呢?
主持人:周教授的懷疑,自他的理由。別說近幾十年,幾千年來,這大紅瓷,不知難倒了多少能工巧匠,可陶瓷史上,大紅瓷仍是一個空白,你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業(yè)外人士,哪里有這么大的能耐!那么,這燒制標(biāo)準紅的瓷器,究竟難在哪里呢?
中國歷代的紅瓷,名目倒是不少,唐代有銅紅,明清有祭紅、珊瑚紅�?墒呛同F(xiàn)在的標(biāo)準紅一比,顏色不是濃了,就是淡了。原因出在哪兒呢?因為當(dāng)時根本就沒有標(biāo)準紅的顏料。直到1919年,有個德國人發(fā)明了一種名叫硫硒化鎘的顏料,這世界上才有了大紅色。近百年來,很多人都想用這種顏料燒出漂亮的大紅瓷,可一直沒能成功,因為大紅瓷需要1200度的高溫才能燒成,而硫硒化鉻顏料到了800度就分解褪色了,這個難題一直令陶瓷專家們束手無策。
周教授:唯一的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是在五百度開始,硫硒化鉻(音譯)就要化解,因為我們陶瓷是要用火燒加溫的,那么到八百度氧化,要不然就是發(fā)黑、要不然就變白,等于紅顏色就沒有了。
主持人:專家們對尹彥征和他的大紅瓷疑問重重:此人究竟是哪路神仙?他怎么敢去攻克這一陶瓷業(yè)從未有人攻破的難關(guān)呢?他做出來的大紅瓷是真紅還是假紅?又是用什么靈方妙術(shù)做出來的呢?
尹彥征原來是湖南省分析研究所的一名技術(shù)骨干,早在1996年,他就奉命率隊攻關(guān),研制大紅瓷。他在實驗室里一泡就是11年,功夫不負有心人,這能耐1200多度高溫的大紅瓷,終于讓他給研制出來了�?墒�,這千辛萬苦研制出來的寶貝,只能擺在陳列室里,供少數(shù)人觀賞。尹彥征提議,一定要批量生產(chǎn),把這個寶貝推向市場,讓大紅瓷飛入尋常百姓家,才能真正體現(xiàn)它的價值。但是他的提議,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對,說是批量生產(chǎn),將會遇到更大的難關(guān),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尹彥征:這個人真是異想天開,幻想化,或者說諷刺我,就是說這樣世界性的難題他怎么能夠做得成,外國人都做不成,他怎么能做得成。
主持人:盡管同事們堅決反對,但老尹決心己定,非要把這耐高溫大紅瓷推向市場不可!單位不同意,他就自己來做!他心一橫,干脆辭職下海,借款一百多萬,大張旗鼓地干了起來,可沒想到,他很快就挨了當(dāng)頭一棒。
尹彥征:這樣大批量以后就不行,很多東西控制不了,做不成器,燒出來的這些產(chǎn)品不紅,有的還不但是不紅,它還是發(fā)黑的,或者說上面是紅的下面是黑的,或者說左邊是紅的右邊是黑的,而且還有很多整個瓷器瓶子上面都是孔,就像那個天花病人的臉,都是很多孔。
尹彥征不服輸,他不斷改進方案,反復(fù)試驗,但做試驗每天都要燒掉5000多塊錢,代價實在太大。一年下來,借來的一百多萬已所剩無幾。面對一次次的失敗,尹彥征心情沉重,決定放棄試驗。
尹彥征:因為是借的錢,那個冬天刮北風(fēng),在河邊上,然后下雪,但是我就望著那個北風(fēng)呼嘯,又是雪花飄的時候,心里那個心情非常的沉重,我想我可能這個老天爺也不是狠,就是說老天爺也無能為力了。
主持人:尹彥征原以為,大紅瓷從實驗室到批量化生產(chǎn),不過是一步之遙,沒想到竟象萬里長征一樣難,萬里長征還有個盡頭,這么干下去,何時才能見到曙光呢?錢沒了,人也筋疲力盡了,老尹決定撒手不干了�?删彤�(dāng)他打開火爐,要把實驗配方一燒了之時,他的手又縮了回來。他不甘心,他要做最后一搏!于是,他又懷著一線希望,把最后幾個配方調(diào)好,送進了電子爐。老尹的最后一次試驗結(jié)果如何?奇跡能不能出現(xiàn)?
主持人:前面說到,這尹彥征費勁了九牛二虎之力燒不出大紅瓷,已是精疲力竭、千金散盡,決定放棄了�?墒堑搅俗詈髸r刻,他又改變了主意,紅瓷是他的魂之所系,怎能就這么放棄了呢?心有不甘啊,老尹把最后幾個配方調(diào)好,又一次送進了電子爐,這一次,真的就能出現(xiàn)奇跡嗎?
尹彥征:一下了車以后,我就心里很緊張,兩個腿都發(fā)抖,為什么,因為這四個配方燒的結(jié)果就決定我是不是繼續(xù)干下去,或者就不干了,所以越往實驗室走,就越抖,我連開我那個工作室的門都是顫抖著打開的
尹彥征屏住呼吸,仿佛時間靜止,地球都停止了轉(zhuǎn)動!他顫抖著打開了爐子。
尹彥征:我一看就有一個配方是黑色的,我就想盡快的讓它見到常溫,就把它拿到自來水龍頭下把水打開一沖,就讓它迅速的降溫,這樣溫度一降下來,這四個配方有一個就是紅色的,鮮艷紅色的,這個時候我全身就垮下來了,我抓在手上的鉗子就掉下來了,我也不知道從哪,我從來不流淚,后來我就扶著我那個桌子就靠著那個凳子,流了一上午的淚。
主持人:千難萬難,耐高溫大紅瓷器批量化生產(chǎn)終于實驗成功了!一排緋紅瓷擺在展臺上,就像一批批穿著紅衣等著出嫁的新娘,老尹的臉上笑開了花!他給有著和國旗一樣顏色的紅瓷,取了一個充滿民族自豪感的名字——“中國紅”。老尹滿懷信心,要把它們推向市場,可沒想到,消費者卻并不買賬。
尹彥征:很多消費者都說這個瓷器很漂亮,另外再加上這種紅色很喜慶,看得人很多,問的人很多,可是最后一問這個產(chǎn)品的價格的時候,都咋舌了,這么貴,因為都是幾千塊錢,上萬塊錢一件這樣的瓷器。
原來,消費者認為,這中國紅雖然漂亮,可不值那么多錢。消費者想不通,自然就不會掏腰包去買。結(jié)果,中國紅是觀者如云,買者廖廖。
主持人:大半年過去了,這中國紅一個都沒賣出去,股東們都沉不住氣了,紛紛提出置疑,你老尹花血本搞出來的東西,是不是根本沒什么市場價值呢?很快,這些股東紛紛退股,這給了原本處于困境中的公司致命一擊。眼看公司瀕臨倒閉,怎么辦?老尹從此整天琢磨,怎么才能讓消費者認可中國紅的市場價值呢?
老尹思來想去,終于意識到,只有通過權(quán)威認證,才來取信于消費者,才能讓中國紅打開市場!
主持人:說來也巧,老尹剛想到找專家,就有專家打來電話,此人正是當(dāng)初對標(biāo)準紅瓷器提出置疑的周定謀教授,可周教授不是為了幫他,而是懷疑他的產(chǎn)品,要老尹寄一件瓷器給他看看,驗證一下報紙上的報道究竟是真是假。
周教授:他給了我一個缸,本身紅顏色確實是純正的大紅色,其實心里到底能不能耐高溫還是兩說,還不是很相信,他又能夠做到紅的純正,又高溫,而且能夠小批量工業(yè)化生產(chǎn),這個簡直有點讓人沒法相信,所以我覺得這個報道里面有一定的水分,所以我非常的想考證這件事情。
主持人:尹彥征一心盼著中國紅能通過專家的鑒定,打開市場。但專家要來廠子考察的消息,又上他擔(dān)心起來,周教授可是陶瓷界的權(quán)威,他會對自己這個無名之輩怎么看?中國紅能通過他的鑒定嗎?
尹彥征:肯定的講他是帶著問題來的,再加上我又不是陶瓷行業(yè)的人,應(yīng)該講在陶瓷方面還是一個外行人,只不過是做了一個紅色而已,但是陶瓷是一個復(fù)雜的門類,所以在專家眼里到底是什么情況心里沒底。
主持人:周教授來了以后,就象包公斷案似的,先仔細看了老尹的實驗室,然后又把燒瓷現(xiàn)場,前前后后認真看了個遍,最后才向老尹發(fā)問。權(quán)威就是權(quán)威,周教授一上來就問到了耐高溫大紅瓷器的技術(shù)核心問題。
尹彥征誠惶誠恐,向周教授兜了底,燒制耐高溫大紅瓷的核心技術(shù),就是要解決大紅色顏料不耐高溫的問題,也就是在燒制瓷器時,用一層耐高溫材料把瓷坯包起來,使大紅色顏料不會分解。哪知周教授一番話,又讓老尹犯了難。
周教授:這都是我們行業(yè)一些關(guān)于色釉方面必須做的一個檢測,我說你必須要把這些東西拿出來,然后你才能夠讓大家相信,你也只有這些檢測結(jié)果拿出來,這樣的話你才有一個比較有信服力的召開鑒定會的依據(jù)。
主持人:原來周教授看了實驗室和燒制現(xiàn)場,只是做一個初步檢測,要做鑒定,還要一流專家參與、經(jīng)過一套嚴格的程序才行!老尹這才知道事情可不是他想象得這么簡單。周教授告訴他,武漢理工大學(xué)材料研究與測試中心的俞康泰教授,是國內(nèi)一流的陶瓷鑒定專家,召開鑒定會,必須請他到場。可當(dāng)老尹風(fēng)塵仆仆地趕到俞教授家時,卻吃了個閉門羹。
尹彥征:他說現(xiàn)在報道很多,當(dāng)時他就講現(xiàn)在這個報道很多,都說能夠燒出高溫大紅色的瓷器,可是我們一檢測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并不能燒出這么高溫度的紅色瓷器來。
原來虛假報道多了,俞教授根本不相信尹彥征有這個本事�?衫弦⒉凰佬模槐橛忠槐榈亟o俞教授打電話,千磨萬求,來了個不達目的不罷休。俞教授無耐,只好答應(yīng)了他這個難纏的主兒。
主持人:老尹磨破了嘴皮子,終于說服了俞教授,就象求神的人見到仙人下凡一樣興奮。他把精心燒制出的大紅瓷寄給了俞教授,然后在長沙靜候佳音。老尹這一次可是穩(wěn)操勝券,心想一定能夠通過測試。不料,幾天后,俞教授的一個電話,卻讓老尹慌了神。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意外?
主持人:前面說到老尹說服了俞教授幫他做鑒定,還給俞教授寄去了自己精心燒制的產(chǎn)品,可以說是穩(wěn)操勝券,沒料到,俞教授的電話,卻讓他神魂不安。
俞教授嘴上雖然答應(yīng)了,但心里還是不相信,他把檢測中國紅的工作交給了自己的學(xué)生去做。學(xué)生把寄來的瓷品放到實驗爐里,溫度調(diào)到1260度去檢測,可結(jié)果顯示,中國紅燒制出來的顏色不鮮艷,不是老尹說得那么回事。
主持人:你老尹整天纏著人家俞教授,讓人家給你的產(chǎn)品做鑒定,原來你燒出的大紅瓷卻是虛有其名,經(jīng)不起專家的檢測,你自己說是大仙桃,人家咬了一口,卻是個爛蘋果,這豈不是自斷前程嗎?
尹彥征不知問題出在哪里,他馬不停蹄的趕到武漢,急不可待地敲開了俞教授家的門。
俞教授:我跟他說,我說檢測的結(jié)果呢,并沒有像你說得那么好。
尹彥征:當(dāng)時俞教授也覺得很驚訝,因為他想,我已經(jīng)給你做了,而且這個情況也告訴你了,你這個年輕人怎么還撞上來了。
俞教授耐心聽完了尹彥征的解釋,還是婉言謝絕了尹彥征再做鑒定的要求。大紅瓷的鑒定做不了,走向市場的路不就被堵死嗎?尹彥征真是心急如焚,他想,現(xiàn)在唯一的辦法,只有死磨硬纏,說服俞教授。
尹彥征:當(dāng)時于教授還是比較猶豫,我就把隨時帶來的,我燒的東西給俞教授看,我說我怎么怎么燒的,怎么怎么做的。
老尹的大段說辭,漸漸引起了俞教授的興趣,他終于答應(yīng)再給老尹最后一個機會,檢測一次中國紅。
尹彥征:我說于教授能不能夠您親自檢測一下,俞教授說,那也可以吧,他說我看看我自己親自來檢測一下,看看情況怎么樣。
主持人:俞教授一說要親自檢測,尹彥征激動得簡直想跳高。可當(dāng)俞教授動手對中國紅進行檢測時,他的心里又象15個小桶兒打水,七上八下——中國紅能不能得到專家們的鑒定,就看今天能否通過俞教授的檢測了。
俞教授:我眼睛就盯著升溫的儀表,隨著這個溫度一度一度的升,我的心就慢慢的就往上提,溫度往上升,我這個心也往上提。
主持人:俞教授連續(xù)做了三次試驗,每次結(jié)果都是紅色。原來,學(xué)生在檢測大紅瓷時,沒有把燒制的條件掌握,就直接把老尹寄去的瓷瓶放在實驗室窯爐里,這么一燒,才出現(xiàn)了意外的結(jié)果。但俞教授仍然心里存疑慮:就憑你尹彥征目前這個水平,能掌握這么高的技術(shù)嗎?
俞教授:我想是不是你燒一百個挑出來一個給我,因為這個很可能,這個如果是一百個挑一兩個這個也不是很難做到,過去窯變釉的話,一個窯燒出來幾個特別好的,那么傳世的名品、珍品作為,這是第一個有疑問的地方,就是說你的成品能做到,重復(fù)生產(chǎn)的能力怎么樣,是實驗階段,還是小試階段,還是中試階段,還是工業(yè)化生產(chǎn)階段?
俞教授還在懷疑尹彥征的能力,老尹的一句話,又讓他大吃一驚,疑上加疑。
尹彥征:我說,俞教授,我就是批量化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啊,俞教授覺得很奇怪,這個挺難的,你能夠批量化生產(chǎn)這個高溫大紅色瓷器,難度是非常大的,據(jù)他所知,國內(nèi)外還沒有這種情況,報道的多,但是實際沒有,都只是實驗結(jié)果。
主持人:俞教授很清楚批量化生產(chǎn)大紅瓷在陶瓷史上的意義,為了探明真假,他決定帶著12位全國頂級陶瓷專家,考察尹彥征的工廠,他要眼見為實。這老尹一直是想專家、盼專家,指望專家來給中國紅做出成功的鑒定。可一聽說一下來了十二個專家,他又不由得吸了一口涼氣,天哪,這么多的專家,簡直是個陪審團了,萬一又有人說“不”,怎么辦?
尹彥征:在床上睡也睡不著,后來就起來坐,坐也不穩(wěn),心里老惦記這個結(jié)果會是什么,因為這個結(jié)果對我來講太重要了,因為我們整個公司整個工作就在眼骨節(jié)上,市場上的認可,消費者對你價值的認同全部要讓專家來講,不是我自己來吹。
主持人:這些專家可個個都是火眼金睛,明察秋毫呀!怎么才能讓中國紅入他們的法眼,得到他們的肯定呢?老尹日思夜想,苦無良策。眼看專家們明天就要大駕光臨,他才想出來一個高招來。
尹彥征:就琢磨我這個鑒定會怎么個開法,一定要給專家一個視覺沖擊感。
老尹把廠里的中國紅展臺整個兒搬到了賓館,幾百件排列有序的大紅瓷,一下子吸引了專家們的目光,眾人無不嘖嘖稱奇!這情景,讓專家們又驚又嘆,驚的是一下子能看到這么多寶貝大紅瓷,嘆的是老尹用心良苦。一直在觀察專家們表情變化的老尹,卻心中暗喜,嘿,這一招見效了!
尹彥征:我當(dāng)時就問俞教授,我說這個能不能達到國際領(lǐng)先��?俞教授說我們還得看看你的生產(chǎn)線,看看你是怎么做的,看看你的批量生產(chǎn)是怎么生產(chǎn)的。
教授們的考察非常嚴謹,見到大批中國紅的欣喜,并沒有消除他們心中的疑點。他們最關(guān)心的,就是老尹的爐子。因為燒制的配方尹彥征是研究出來了可能不能燒出大紅瓷,關(guān)鍵在于你設(shè)計的爐子如何。這就好比米和鍋的關(guān)系,同樣的米,鍋不好,就難煮出可口的米飯。專家一到燒制現(xiàn)場,就圍著爐子?xùn)|摸西瞧,問這問那。
俞教授:我們電爐里面燒出來就有黑點,在他的窯里面,我是始終抱著這個疑點,所以我對他的燒成設(shè)備是最感興趣的。
周教授:看一下窯還熱不熱,不太熱再挨瓶子靠,看瓶子熱不熱,如果假裝給你看的話,那給你擺一個涼的瓶子把窯門關(guān)上專家來了他給你打開讓你看,那就是假的,燒完了之后斷電之后,慢慢溫度降下來。
專家們把尹彥征設(shè)計的爐子仔細研究了一番,終于打消了疑慮。2002年,中國紅通過了專家的鑒定,成功地推向了市場。2004年,尹彥征又把傳統(tǒng)的彩繪工藝用在產(chǎn)品上,使中國紅成為最受消費者青睞的陶瓷藝術(shù)品。尹彥征的公司,成為全世界唯一能生產(chǎn)高溫大紅瓷器的民營高科技股份制企業(yè),固定資產(chǎn)5500萬元,在全國開設(shè)了八個直營店,企業(yè)的發(fā)展,蒸蒸日上。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尹彥征歷盡挫折和辛苦,實現(xiàn)的是陶瓷業(yè)一個古老的夢想。尹彥征不僅實現(xiàn)了這個夢想,而且進行了創(chuàng)新,使中國紅,這個陶瓷業(yè)的驕子和傳統(tǒng)彩繪工藝相結(jié)合,賦予了中國紅瓷器極高的美學(xué)價值。正是這一點,使他的中國紅在琳瑯滿目的陶瓷藝術(shù)品市場獨樹一幟,獲得藝術(shù)成就和商業(yè)利益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