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至宋代瓷窯。窯址在岳陽以南25公里的洞庭湖畔,分布在三籠磯、陶家嘴、九馬嘴、萬石湖、楊廟湖、布嘴山、鹿角、呈祥湖、黃主港、白沙湖、銅盆湖等17處。其中楊廟湖窯燒瓷上限早至五代。大量標本屬宋代,釉色以醬黑色為主,青釉次之,還有少量素地白彩和釉下粉彩。胎有灰褐、紅褐、青灰?guī)追N,胎質(zhì)堅硬。器物有碗、碟、罐、壺、缸、壇。其中有的碗、壺造型與衡陽窯接近。釉下粉彩飾于壇、器蓋上,圖案用白粉在淺灰素胎上繪成,然后施透明青釉。青釉在淺灰胎上呈茶葉末色。鹿角窯在紅旗鄉(xiāng),早期燒黑釉、黃釉壺、壇、碗,碗心印蓮花或“黃塏種爐”四字及“李”、“大吉”字樣。中期釉色以青釉為主,醬黃釉、醬青釉燒成溫度低、為半陶半瓷產(chǎn)品。裝飾有釉下粉彩繪花、印花、劃花。釉下粉彩繪花裝飾較多,器物有壺、碗、盞、壇、罐、多灰胎。用漿粉繪牡丹或直線幾何紋,外罩透明青釉。印花多用于碗內(nèi),內(nèi)容有文字或花卉。也有圖文并用的。如水波蓮花紋碗,以水波紋為地,中心繪團菊,碗內(nèi)壁4個花形開光內(nèi)分別書“福”、“壽”、“嘉”、“慶”?袒〝(shù)量較少,多在缽內(nèi)刻蓮花紋。瓶、壺、罐等也是常見的器形。根據(jù)該窯以釉下粉彩為主要裝飾,造型與汩羅營田窯相似的特點,應劃歸營田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