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北方重要青瓷窯址。位于河南省安陽市北郊洹河南岸。1974年發(fā)現(xiàn),由河南省博物館等單位調查與試掘。窯址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260米,面積達9萬平方米。
發(fā)現(xiàn)的窯體略呈圓形,內徑約1米左右,窯壁厚0.15米,系用耐火土建造,殘跡高1.1米。窯具有支燒具、支棒、器托、墊餅及范模等,其中支燒具數量最多,形制復雜,說明這里的燒瓷技術較為先進。瓷器主要有碗、高足盤、四系罐、缽、杯、瓶等,還有俑和駱駝等瓷塑以及各種明器裝飾品。一般胎壁較厚,胎質較為細膩,胎色灰白。器物表里施釉,器表施釉不到底。釉為青色透明玻璃質,光澤較強,常見的有青中帶綠,青中帶黃以及青灰、青褐等色。施釉一般薄而均勻,流釉現(xiàn)象不甚顯著。因系疊燒,內底都留有支燒痕跡。有些瓷器上還有刻花、劃花、印花和貼花裝飾,紋飾題材以蓮花瓣紋居多,也有忍冬紋、草葉紋、水波紋等。
多年來在河南安陽地區(qū),曾因出土過不少青瓷器而引起學者們的重視。李云墓、北齊武平六年 (575)范粹墓、 隋開皇十五年(595)張盛墓和小屯村隋仁壽三年(603) 墓出土的青瓷器,在造型、胎質、釉色以及裝飾風格上與南方青瓷有較大的區(qū)別,因而被稱為“北方青瓷”。安陽隋代青瓷窯址的發(fā)現(xiàn),證明了所謂北方青瓷,至少其中一部分應當是安陽窯的產品。因此安陽窯的發(fā)現(xiàn),為研究北方青瓷的發(fā)展提供了重要資料。
(見彩圖[黃釉瓷扁壺(北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