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收藏的幾千個酒瓶里,珍藏著一只產(chǎn)于50年代的山西竹葉青瓷酒瓶,這只看似普通的酒瓶,曾經(jīng)演繹著一個與母親有關的動人故事。
我退休后,以收藏酒瓶為樂,但由于長期從事技術工作,缺少藝術細胞,對許多酒瓶的歷史文化涵義理解不深。為了彌補這個不足,我經(jīng)常光顧一些博物館,學習有關歷史、陶瓷、藝術、美學、書法等知識,以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yǎng)。2003年1月18日,我來到北京大鐘寺博物館學習有關古鐘、編鐘的知識。適逢雙休日,講解員們都休息了,我只好一人細細看,慢慢記,但仍遇到不少難懂的問題,正在為難時,一位看門的女臨時工自告奮勇要當我的義務講解員,我對她的知識能力雖有懷疑,但還是欣然接受了。令人吃驚的是,她的講解竟然嫻熟流暢、生動感人,一些細微之處也能娓娓道來,居然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轉(zhuǎn)變了我對她原來的看法,同時對她也產(chǎn)生了一種莫名的好奇心。經(jīng)交談,我知道她姓降,年近60歲,還是朱元璋的后裔。她文化程度不高,但在博物館時間長了,耳熟能詳,加之勤奮好學,慢慢也能學著講解員的樣子進行講解。當她知道我學習古鐘知識是為了收藏酒瓶所需時,也感到驚訝和為之感動。隨后,她突然想起什么,說家里有一個老人留下的竹葉青酒瓶可以拿給我看看,約好第二天再來。
第二天,我如約而至,她小心翼翼地拿出酒瓶,再三說這個酒瓶太普通了,不知我喜歡不喜歡。我同樣小心地接過來,仔細端詳著。這確實是一個外形不起眼的瓶子,而且瓶身有一明顯的被粘接過的長裂痕,瓶面畫著清高搖曳的青竹圖案,并配詩一首:“三杯竹葉青,一曲賜雞弦”。從酒瓶的年代、紋飾、書法和詩意來看,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但是,不知為何酒瓶上還貼著一張格外醒目的紅色剪紙。降女士看出我的疑惑,慢慢講出這酒瓶的來歷。
她說,這是50多年前,一個男孩的父親生前喝酒剩下的瓶子,男孩的母親舍不(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中國酒業(yè)新聞網(wǎng))得扔,一直用來作為花瓶插花裝飾簡陋的小屋。1958年,在那男孩15歲時他的父親去世了,他的母親傷心至極,每天含著淚水把酒瓶擦了又擦,摸了又摸,以寄托哀思。她把瓶子放在案板上,祈求沒有父親的孩子今后“平安”(“瓶”和“案”的諧音)。然而,第二年男孩的母親也離開了人世。過早失去父母的男孩精心保留著這只飽含父母情絲的瓶子,每每觸物生情,孤獨的孩子便難以自已,這個酒瓶就這樣一直伴隨男孩長大成人。再以后,降女士嫁給了這個失去家庭溫暖的男人。結婚時,降女士的媽媽親手剪了一幅大紅的“牡丹雙喜壽桃”圖,貼在這只潔白色的小瓶上(見圖),希望兩個新人將來榮華富貴、喜事連連、健康長壽。在降女士的母親去世前,囑咐女兒以后再搬新房時,要先把酒瓶和案板放到新房里,然后再搬家具,這樣上天會保佑平順安全。
如今,降女士的母親早已去世,降女士自己也早當了媽媽,熬成了婆婆,可那撩人心緒、洋溢著母愛的酒瓶,一直端端地擺在降女士家中最顯眼的地方。它是這個家庭的共同財產(chǎn)和永遠的話題,保存這只酒瓶是他們一家對兩個母親的深深懷念,是世上最溫暖、最無私的愛在他們心中的美好延續(xù)。
降女士的故事令我動容,更使我出乎意料的是,她決定把這個寄托著兩個母親心愿的“傳家寶”贈予我,不知她昨晚是經(jīng)過怎樣的思想斗爭才作出這個決定的?我不忍心接受這份重禮,但她卻異常平靜地說這是因為被我的求知精神所感動,是對我收藏酒瓶和研究酒瓶文化的真心支持。
如今已經(jīng)4年過去了,這只酒瓶一直放在我書房的顯眼位置,它的收藏價值因為一個動人的故事而變得極為珍貴。這個沉甸甸的酒瓶,一直不斷地提醒我要孝敬父母、善待他人;提醒著我要收藏酒瓶必先收藏天下美德;每當我輕輕摩挲擦拭著這只曾經(jīng)破碎過但裝滿了母愛的酒瓶時,濕潤的眼前總會浮現(xiàn)出一個既模糊又清晰的身影——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