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三彩用色以黃、綠、紫為主,間有藍色。因少用紅色,故稱“素”三彩 .
“素三彩”一詞首先出現(xiàn)在清末寂園叟《陶雅》中:“西人以康熙黃、茄、綠三色之瓷品為素三彩”,其中的“三”代表多數(shù),無特定含意。之后,民國初年的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也提到:“茄、黃、綠三色繪成花紋者謂之素三彩”。1989年版的《辭!分械“素三彩”定義是:“瓷器釉彩名。在未上釉的素胎上,施以綠、黃、茄紫三色而燒成。始于明正德年間,清康熙時繼續(xù)燒制”。除此之外,陶瓷界還有另外一種“素三彩瓷”的定義,即“素三彩瓷是瓷器釉上彩品種之一,是以黃、綠、紫三色為主的瓷器,其實并不限干此三色,但不用紅色。其制作方法是在高溫燒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劃好的紋樣內(nèi),再經(jīng)低溫燒成。因色彩中沒有紅彩,故名”。認真說來,“素三彩”一詞最初就沒有嚴謹定義,所以至今仍具有很大籠統(tǒng)性。
“素三彩”中的“素”可以歸結(jié)為兩種含意,一種為該器使用“素胎”(又稱“素燒胎”)燒制。“素胎”是陶瓷生坯沒有上釉前預(yù)燒的胎。它既可增強坯體機械強度,使其在搬運時不容易損壞,又可在上彩釉時不會因浸濕坯體而導(dǎo)致坼裂。出于以上優(yōu)點,該工藝在陶瓷制作中經(jīng)常使用。另一種是古代有紅為葷色,非紅為素色之說,該器所用色釉以“素色”為主,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