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作者在一家日本本土企業(yè)打工4個月的親歷與心得,所見所感均有可鑒可思之處。
1994-1995年間,我曾以一名臨時工的身份在日本筑波的一家名為SANKEN的工廠工作。SANKEN公司是一家生產(chǎn)和銷售光盤的企業(yè),在日本各地均設(shè)有自己的分廠,本人所工作的企業(yè)屬于SANKEN公司在筑波的分廠,共有員工約50人,其中臨時工占到將近一半。分廠的總負責人稱為廠長,主管生產(chǎn),還有主管銷售的經(jīng)理一名。分廠財務(wù)和人事各設(shè)一人。分廠下設(shè)兩個部門:光盤刻錄課和光盤檢測和包裝課,兩個部門的負責人均稱為課長。分廠財務(wù)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精嚴的日常管理
SANKEN筑波分廠采用計時工資制,員工每日上下班均打卡,工作時間為早8∶00-下午5∶00,上、下午各有10分鐘工休,中午休息40分鐘,用于吃午飯和午休,下午5∶00以后為加班時間。加班費略高于正常工作時間的計時工資。
上述考勤制度執(zhí)行起來是極為嚴格的,遲到和早退哪怕一分鐘都要扣工資,且不允許申辯。分廠員工每日早晨上班時要互致問候,之后換裝,都是清一色的白帽子、白手套和干凈整潔的工作服并別好胸卡,因為所有的操作都要求是無塵的。換裝完畢在休息大廳分部門排好隊,按排隊順序自報家門。這一程序完畢,就是分廠廠長講話,指出前一天有哪些任務(wù)已經(jīng)超額完成,還有哪些不足并布置當天的總計劃。接下來的程序是兩個部門的課長作簡單講話,內(nèi)容同廠長一樣,只是針對各自的部門。最后一道程序是兩個部門的輪值代表發(fā)言,主要是表達堅決完成當日任務(wù)的決心。每日早晨這樣的集合儀式從不間斷,且整個過程決不超過15分鐘,每個人講話都十分簡練、有力,尤其是輪值代表發(fā)言后,各部門員工都呈現(xiàn)出精神振奮、志氣高昂的樣子。
員工在工作時間十分專心,從不閑聊。下午下班時間到,各部門的負責人會告知大家是否需要加班并聲明是基于自愿的原則,但一般情況下員工們都主動留下來加班。加班到晚上9∶00-10∶00是常有的事。先回家的員工照例會向還在繼續(xù)工作的員工道別,說一聲:“對不起,您辛苦了,我先走了。”
不斷精益的作業(yè)流程
SANKEN筑波分廠的制造流程是:獲得訂單后通知刻錄課刻錄光盤,再由檢測課對光盤進行檢測,之后進行組裝、包裝(亦稱為放送)和打包,最后入庫等待運往各個市場銷售。在SANKEN分廠,真正做到了及時制生產(chǎn)(JIT,just-in-time),這主要是因為它的工作人員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臨時工,他們的工作時間具有彈性。具體來講,每當訂單要求的任務(wù)比較緊急時,光盤刻錄課就會采用三班倒的形式來保證有足夠的未檢測光盤供應(yīng)給光盤檢測和包裝課,而此時后一部門也會相應(yīng)要求員工加班來保證及時供貨給銷售商。在SANKEN分廠,從不解聘任何員工,哪怕是臨時工,只有工作時間的彈性制。也從未出現(xiàn)過停工待料或庫存積壓的情形。SANKEN分廠只有一間很小的倉庫,用來存放打包用的紙箱和已經(jīng)打包過的光盤。光盤一般隔天就被運走,絕少有積壓的情形。
SANKEN分廠對工序設(shè)計的合理化和高效化是十分注重的,這主要得益于員工的合理化建議。以光盤檢測和安裝為例:有員工向課長提議采用如下的流程,科長即刻接受并在現(xiàn)場向所有員工推廣,具體操作見程序1和程序2.
在程序1中,要求雙手同時動作。取未檢測光盤時,左手要一次取5~10枚,不要一枚一枚地取。右手逐一拿著光盤在燈光下作正反兩面的檢測,檢測時要先檢測光面,凡有劃痕、磁道毀損、油污或細孔者一律剔除。對于字面的檢測也同樣要求嚴格,哪怕有一星半點的字跡或圖形不清也同樣列為次品。檢測時要求熟練、準確和迅速,平均每3秒鐘檢測一枚。檢測過后的光盤正品和次品要分方向分別放置,一則便于區(qū)分,二則便于后續(xù)的組裝流程。
在程序2中,也是要求雙手同時動作,流程的順序是按圖中標明的數(shù)字順序進行的。開始組裝時,左手先取塑料空盒放置在組裝區(qū)域后即刻將空盒攤開,然后左右手同時動作分別將正反面包裝紙插入空盒。右手再將塑料底盤插入,左手協(xié)助。待底盤安置吻合后,右手放入已檢測過的光盤正品,同時左手迅速地將塑料盒關(guān)閉并順手放在組裝區(qū)的上方。整個過程熟練、有序、迅捷。一眼望去,有如機械手在操作一般。這一程序設(shè)計的原則有二:給料靠近和左右手同時使用節(jié)省了時間;右手用得比左手多,符合絕大多數(shù)人習慣使用右手的特點,從而減輕了工作的疲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