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從收納大清無數(shù)珍寶貪官和 ,到《天下收藏》里的甄別真假藏品一槌定音,他與收藏似乎格外有緣。自譽為收藏界里最好的主持人,主持界里最好的收藏家。收藏成了王剛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人生路上的一場鐵人三項賽,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和持久的耐力,這也許是王剛成為藏界“大家”的法寶。
優(yōu)雅的光輝令人癡迷
酷愛中國文化的王剛,從小對古董就很感興趣。而癡迷上收藏卻是近幾年的事情。畢竟搞收藏是必須要有一定經(jīng)濟基礎(chǔ)的,而王剛一上手玩的就是一個最耗錢的項目——瓷器。
和不少人一樣,他是從青花瓷的收藏入手的,“尤其喜愛康熙年間的青花,那些瓶瓶罐罐上的顏色特別搶眼,而每一組優(yōu)美的紋飾下又讓我覺得仿佛藏著巨大的秘密”。說起自己的收藏,王剛最鐘愛的還是第一件藏品——在潘家園古玩城淘得的康熙青花盤子“漁家樂”。“它真是可愛,上面畫著兩個漁夫在河邊打魚的場面,淳樸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雖然價格并不昂貴,但也許因為是我的第一件藏品吧,我看它的感覺就像初戀,好像少不更事時的女友,給你寫來多情的書信,特別美好。”對看上去冷冰冰的瓷盤都有如此詩意的描述,可見王剛對收藏的癡迷。
“china這個單詞小寫就是瓷器,可見中國留給世界最初的印象就是瓷器。每一個深入其間的人都會被深深吸引,那優(yōu)雅的光輝透著無限的神秘,幾乎是文化與歲月最完美的集合。”他說。
為了好東西和“皇上”較勁
有人問起演戲、主持和收藏哪個重要,王剛脫口而出“當然是收藏最重要”。如果有人在收藏上壞了規(guī)矩,哪怕是再好的朋友,王剛也得教訓他。有次他和張鐵林去上海,臨走前逛古玩商店,王剛先拿了一對蓋碗看,張鐵林搶過來問:“多少錢?”頗有幾分姿色的老板娘說:“3000。”張鐵林像買衣服砍價似的還“1500”。老板娘說:“看皇上的面子,就給您了。”按古玩行的規(guī)矩,前一個問價的人不要,后一個才能拿起來。王剛一直到離開市場氣也沒消,他搶過一個蓋碗,給了張鐵林750元,現(xiàn)在這兩只碗還一人一只。
演藝圈中的好友,王剛敢說沒人功力深過他的,他舉好友張鐵林為例,“他對書法有研究,尺牘、手札之外,其它古玩他差我可遠著呢,有回請他來我家,我剛花大錢買回一個康熙五彩刀馬人觀音瓶,高約50公分,就放在他旁邊,結(jié)果他完全沒留意,也不贊賞,我就想叫他出去,因為這人怎么完全不識貨呢!”王剛邊說邊笑。
是人就有“打眼”的時候
不過功力深厚的王剛也有看走眼的時候,有一次王剛在逛古玩商店的時候,被一個永樂青花壓手杯吸引住了,這個杯子全世界就只有3個,市場價值5000萬以上,店主家里有事急于脫手開價5000元,王剛死磨硬泡花了800塊錢買回了家,本以為撿了大便宜結(jié)果回到家仔細一看發(fā)現(xiàn)是假貨,不過幸好沒有損失太多。有了受騙經(jīng)驗,王剛也找到一條對路,進門時先自謙:“對這東西我也不熟,我的眼力你也知道。”這就逼得古玩商回答:“不對你可以拿回來。”等的就是這句話,如果回去發(fā)現(xiàn)是假貨,可以這么說:“我也看不好這個。”或者“家里有一套差不多的,沒多大意思”。找個讓對方有面子的理由,話里話外都是譏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