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窯鳳凰紫砂壺。
十七、十八世紀,宜興紫砂器隨著茶葉運向西方,西方人稱其為中國紅色陶器。至今,在外文中并沒有紫砂這個詞,而是用“YIXING”(宜興)地名來代替。如今,四百年前運往歐洲的宜興紫砂中的64件回到了它的故鄉(xiāng)江蘇。今天開始,“紫玉暗香——2008·南京博物院紫砂珍品聯(lián)展”將在南京博物院免費展出一個月。
最小紫砂壺,全長只有11.5厘米
在開展之前,臺灣成陽藝術文化基金會珍藏的64件外銷紫砂精品都被放在各色錦盒里。成陽基金會執(zhí)行長宋信德隨手開啟了一只錦盒,一把精致的核桃色鏤空茶壺光彩奪目,名為宜興窯鏤空梅花紋紫砂壺的這把壺不僅看上去品相很新,而且壺蓋捏子上鎏了金,壺把和捏子之間還連接著兩根精致的金鏈子,壺底上了一圈金邊,壺嘴還包了金口。“這就是外銷到荷蘭后,為了保護茶壺,也為了提升它的價值,給壺‘化的妝’。”握著這把壺,十多年來在世界各地拍賣場搜集外銷紫砂的宋信德說起了專屬于這些紫砂的故事。
這64件外銷紫砂呈現(xiàn)出迥異的風格,有鏤空、浮雕、描金等工藝,還有的鑲金嵌銀,顯得很華麗。
這次來南京的一件紫砂作品很有特點,全名是宜興窯鳳凰紫砂壺,全長只有11.5厘米,非常小巧,鳳凰頭扭向鳳凰背部的壺蓋,壺蓋是幾朵祥云托著一枚寶球,鳳凰的尾部幻化成一個小小的壺把,雖說小,可泡茶的功能一點沒打折扣。還有一組茶葉罐,長方的造型,很像現(xiàn)在的洋酒瓶子。宋信德說,這就是當年來中國的外國船員們喝的杜松子酒瓶的造型,他們指明了要用紫砂仿制這樣的茶葉罐。
宜興蜀山明清紫砂窯址考古也發(fā)現(xiàn)了外銷紫砂與蜀山的淵源。蜀山考古領隊杭濤介紹,這批外銷紫砂中有三把六方獅球壺,蓋上塑有戲球伏獅,前方原有可滾動的陶球,在蜀山考古的清代地層中也發(fā)現(xiàn)了同樣的獅球壺蓋;而另一把“桂花砂”提梁壺蓋上有著像旗袍鈕扣的鈕,在蜀山清代乾隆年間的地層中也出土了同樣的壺蓋。
在歐洲,紫砂壺不做茶具只供觀賞
這批回到南京的紫砂精品是臺灣成陽藝術文化基金會花了十多年時間從歐洲四個國家的多個拍賣場里買回來的,僅這64件就保了750萬人民幣的險。當年宜興紫砂初到歐洲時,引起了轟動,有人甚至認為紫砂是用貝殼磨制的。
宜興紫砂壺在歐洲最初是被當作高檔的茶具使用的,但因為其作為茶具遭遇歐洲人的喝茶方式后有點水土不服,漸漸地脫離了實用,而變成一種陳設品和收藏品,以其中國風尚凸顯另一種文化魅力。
在歐洲,紫砂壺成了披金掛銀的貴客,展出的紫砂鑲銀飾提梁壺,由著名的哥德堡號于1740年前后運至瑞典,并被加以金屬鑲飾。從提梁把上的銘文可知是1785年由瑞典銀匠皮特·約翰·尼育斯特德裝鑲于斯德哥爾摩。2007年蜀山考古也發(fā)現(xiàn)了一件形制、紋飾、泥料幾無二致的殘器,進一步注記了這段中西貿(mào)易史。
你也許不知道,歐洲300年陶瓷史,正是從仿制宜興紫砂發(fā)源的。宋信德介紹,歐洲人很想破解陶瓷生產(chǎn)工藝,他們首先把目光瞄準了燒制溫度較低、制作相對容易的陶器,紫砂成為模仿的目標。
南博精選50件傳世精品參展
64件外銷紫砂精品自然會吸引眾人的目光。南博拿什么院藏展品來PK?據(jù)說,南博從二百余件紫砂器中遴選出五十件紫砂器皿參展,大都為傳世作品,主要來源于社會征集,器形主要以茗壺為主,另有杯、盤、瓶等茶具,花盆、插屏等陳設器,筆筒、水盂等文房用具,以及象生瓜果等。此外,此次還將展出一批出土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