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樂平創(chuàng)作作品《孫菊仙》
創(chuàng)作隨筆:
雕塑《孫菊仙》:表現(xiàn)手法上采用浮雕與圓雕相結合的形式,在大體塊上進行局部體量的壓縮,以求突出整體形式和動態(tài)。中心部位進行膨脹變形、適意夸張,邊緣地區(qū)縮小、精簡,形成強烈的對比,同時運用線形的穿插、體積的變化來營造一種配合人物動作與性格的藝術符號和個性語言。
雕塑《孫菊仙》:采用寫意手法表現(xiàn)一位全神貫注演出的老生,讓人仿佛見到 “老鄉(xiāng)親”在春和戲院義演時的音容相貌。人物身體部分采用夸張寫意手法表現(xiàn),形體健碩,展現(xiàn)孫菊仙行伍出身。人物身體服飾部分作了刻意處理,長辮肥帽、寬衣闊袍、濃須厚靴,雖粗服亂發(fā)卻別具魅力,真摯樸實感染力強。既體現(xiàn)孫菊仙京劇演員身份,又同時表現(xiàn)孫菊仙善于揣摩,融會各家之長,大氣磅礴、不拘細節(jié)、獨具一格演唱表演風格。作品試圖通過衣紋起伏、輾轉、承起、穿插的變化,來表現(xiàn)孫菊仙:善于通過氣息的放收、音量的大小、聲調的高低、節(jié)奏的疾徐、行腔的曲直的鮮明、強烈的藝術個性。

易樂平
作者簡介:
易樂平,男
1971年生于湖南岳陽
1994年畢業(yè)于江西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美術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1997年畢業(yè)于湖北美術學院雕塑系,獲文學碩士學位
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
湖北省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湖北省第六屆壁畫藝術委員會委員
湖北省美術院特聘藝術家
全國城市雕塑創(chuàng)作設計資格證持有者
中國雕塑學會會員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yè)委員會會員
1997年 "97湖北省美術作品展覽 武漢
2000年 第九屆湖北省美術作品展覽 武漢
2001年 建黨八十年湖北省美術作品展覽 武漢
2002年 物言物語--湖北省小幅油畫、小型雕塑展覽,獲學術獎 武漢
2003年 融入自然 共享空間 雕塑生命——藝術作品展覽 城市雕塑與公共藝術網
2005年 第二屆湖北省高等學校藝術作品大賽,獲銀獎 武漢
2005年 湖北省陶藝作品展 武漢
2006年 鑄造城市文明——北京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城市雕塑課題展 北京
2006年 中國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城市雕塑設計方案展,獲優(yōu)秀獎,被收藏 北京
2007年 雕塑與城市的對話——2007迎世博,上海國際雕塑年度展,被收藏 上海
2007年 第八屆中國雕刻藝術節(jié)暨“漢玉杯”國際石雕大獎賽,被收藏 深圳
2007年 首屆中國美術教師藝術設計年度獎,獲入圍獎、優(yōu)秀獎 沈陽
2007年 首屆中國職業(yè)雕塑家聯(lián)展 成都
2007年 建軍八十周年美術作品展 北京
2007年 “在路上”七人雕塑展 中國雕塑網
2007年 北京奧林匹克藝術之夢—2007北京國際城市雕塑藝術展之北京城市空間雕塑藝術展 北京
2007年 中國第八屆藝術節(jié)全國大學美術與設計作品聯(lián)展獲學術獎 武漢
2008年 第二回人文平臺——中國當代青年雕塑家肖像作品展 天津
2008年 “時代·印象”2008中國當代藝術家工作室特邀展 深圳
第二屆“人文平臺——中國當代青年雕塑家肖像作品展”介紹
主 辦:
天津永安公墓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yè)委員會
《雕塑》雜志社
天津市博物館
天津市政協(xié)會書畫研究會
第二屆“人文平臺——中國當代青年雕塑家實驗肖像作品展”12月13日在天津博物館正式開展。展覽為期8天,并向公眾免費開放。
本次展覽展出了33件精心創(chuàng)作的雕塑作品,將曾經活躍在海河兩岸的風云人物鮮活地呈現(xiàn)出來,一件件作品不僅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弘揚著天津的地域文化,而且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
以雕塑展的形式探索陵園雕塑,這在全國也是先例。此次展覽的部分名人雕像,將安置在天津市人文紀念公園。永安公墓總經理張昕說:“我們要為中國當代青年雕塑家提供這樣一個平臺,讓他們用手中的刻刀雕塑我們天津的群英像。天津的名人名家很多,他們是天津人的驕傲和自豪,為他們塑像,就是要讓他們的精神延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