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窯一片”,這句在收藏圈內流傳了數(shù)百年的名言,說明了宋瓷在中國收藏界中的地位。進入21世紀以來,以唐宋為代表的高古瓷,在收藏市場上越來越受到重視,很多5年前買的耀州窯、磁州窯等瓷器,如今已經漲價至少10倍以上,高古瓷到底魅力何在?本刊記者走訪了著名瓷器鑒定家、古道美術館館長宋濤。
何謂“高古瓷”,或許很難給出一個準確答案。在市場上,有人將“高古瓷”劃定為宋元朝,有人將它定為宋朝以前,還有人將唐宋時期燒成的瓷器列為“高古瓷”。不過,無論怎么劃分,它往往是相對于明清瓷器而言。由于年代久遠,不少“高古瓷”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比如宋時的汝窯瓷。目前,汝窯傳世品僅60余件,其中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24件,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17件,上海博物館收藏8件,英國戴維特基金收藏7件,日本大阪東洋陶瓷美術館收藏7件,美國圣路易美術館收藏1件,天津博物館收藏1件,另有3件在私人手中。也就是說,全世界現(xiàn)存的汝窯數(shù)量十分有限,而且絕大多數(shù)在博物館中。
高古瓷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它跨度年限大,是中國陶瓷史上輝煌的一頁,重要的一環(huán)。郭沫若曾說過,中國陶瓷發(fā)展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的發(fā)展歷史。新發(fā)現(xiàn)的窯址或者瓷片都有可能填補陶瓷史上的一項空白,世界上絕大部分博物館,都沒有一套系統(tǒng)的、完整的中國高古瓷的收藏,這也就是說,博物館需要高古瓷去添補。陶瓷是時代的產物,高古瓷的研究,對于研究當時社會的生產工藝及歷史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藝術的角度看,高古瓷更多的是體現(xiàn)一種含蓄、內斂的美,它不像明清瓷器通過圖案色彩等直觀元素去表現(xiàn)美感。高古瓷的藝術美感是超越了工藝的美感。它散發(fā)出一種不可抗拒的美麗和誘惑。就拿宋代的青瓷來說,單一的釉色,樸素的質感,它并不張揚華麗,體現(xiàn)出的卻是內在的美,體現(xiàn)出宋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意境,是能讓人深思、感嘆的美。這種內在、含蓄的美相比直觀上的美,更讓人回味無窮。而高古瓷這種含蓄、內斂的美感是最能體現(xiàn)中國文化的價值的,含蓄而不尚外露,自然而不尚雕琢,質樸而不尚奢華,和諧而不尚沖突。
高古瓷的收藏門檻要高于明清瓷器,對藏家的專業(yè)知識、眼界、經驗的要求也更高。在學術界,高古瓷的研究遠不如明清瓷發(fā)達,即便是鈞窯這樣的品種,很多傳世器的斷代也存在一些疑問和爭論。例如,有些明代的官鈞前些年被某些頂尖拍賣行當作宋鈞拍賣。鈞窯自宋代興盛于河南以來,不但皇家燒造,民間也燒造,綿延數(shù)百年,窯口遍布全國各地。如果想收藏鈞窯瓷器,必然要對這數(shù)百年全國各地的窯口進行一番研究,需要花費大量精力。但是,收藏高古瓷的樂趣,也不是收藏明清瓷可以比擬的。賞玩新瓷者,總是先被新瓷上的彩繪圖案所吸引,當藏家賞玩到元明清青花之后,就會感覺到明清官窯、民窯彩瓷太喧鬧,即青花比五彩、粉彩、斗彩清靜。而當藏家賞玩到宋五大名窯、宋龍泉窯、耀州窯青瓷、宋建窯、吉州窯里瓷、唐三彩、三國魏晉越窯青瓷之后,你又會感覺到宋代及以前的單色釉青瓷、白瓷、黑瓷,比元明清青花深沉,唐三彩恢弘的造型和濃烈的顏色,遠比明清瓷更具吸引力。
在高古瓷中,特別是北宋汝官窯在國際拍賣場上極為罕見,1992年蘇富比拍賣行在紐約的一次拍賣會上一件直徑僅8厘米的汝窯小盤曾以154萬美元成交。宋瓷本身存世的數(shù)量就很少,進入市場中的數(shù)量就更少。2005年9月21日在紐約蘇富比的“白馬軒藏中國陶瓷專拍”推出了55件白馬軒主人收藏的唐宋陶瓷名品。這也是近年來中國陶瓷市場出現(xiàn)宋瓷拍品最多的一次。這樣的專拍可以使宋瓷市場的透明度加大,提高宋瓷的市場地位。
進入2008年后,高古瓷的價格更是一路上揚。在2008年紐約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上,一件五代北宋時期的耀州窯刻牡丹花紋水注以18.1萬美元的價格成交。3月19日紐約佳士得推出的一件宋代龍泉窯青瓷雙耳瓶以228.1萬美元成交,這是迄今所知全球范圍內成交價格最高的龍泉瓷,一舉打破了龍泉瓷器拍賣成交的千萬元大關。國內在今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上,一件南宋官窯青瓷粉青釉紙槌瓶以6752.75萬港元落槌,拍出了全球范圍內宋瓷的最高成交價。
宋瓷精品的天價成交,得益于其存世量的稀少。以汝窯瓷為例,有不少專家認為,目前汝窯傳世品僅60余件,其中臺北故宮收藏24件,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17件,上海博物館收藏8件,英國戴維特基金會藏有7件,日本大阪東洋陶瓷美術館1件,美國圣路易美術館1件,天津博物館1件,另有兩三件在私人手中收藏。也許除上述之外,還有其他汝窯瓷器存世,但數(shù)量也多不到哪里去。稀缺性,決定了以宋瓷為代表的高古瓷未來的升值潛力,在這個市場尚未全面啟動之前出手,是百年難遇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