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態(tài)度調查、自帶午餐討論會、焦點小組、非正式談話……經理們費盡心思想了解員工的想法,但最多只能得到模棱兩可的結果。你的員工在想些什么?承認吧——你并不真正了解!
有沒有辦法一探究竟?安裝電子監(jiān)視器是個壞主意,哈里•波特(Harry Potter)的隱形衣挺好用, 但我們這些人又沒有。一位首席執(zhí)行官采取的做法僅次于此。他在自己公司臥底兩周,偽裝成一名辦公室職員,在10個不同地點輪班工作。他親耳聽到了員工們的真實想法。這是一次具有啟發(fā)性的體驗。
史蒂芬•馬丁(Stephen Martin)現(xiàn)年43歲,是英格蘭北部一家中等規(guī)模的市政工程與物流公司Clugston Group的首席執(zhí)行官。但在今年早些時候,有兩周時間,對他的同事們而言,他叫做“馬丁•沃克”(Martin Walker),是一名普遍同事,與大家一樣努力謀生。
除了有個攝制組跟在他身后轉之外,他就是普通員工。表面說法是,這個紀錄片小組想要拍攝一名文員如何應付體力工作。事實上,他們在制作一個節(jié)目,叫做“臥底老板”(Undercover Boss),兩周后將在英國電視臺(第四頻道)播放,年內美國版也將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播出。
馬丁是如何做到沒有被看出真面目呢?他擔任首席執(zhí)行官的時間相對較短,2006年12月才上任。他蓄了胡須,在工作中只穿防護服,不穿西裝。他務實,有親和力,不會讓人一下子歸入“老板階層”。
“這是一輩子一次的機會,能夠聽到我的員工們的真實想法,沒有過濾,”上周馬丁來英國《金融時報》社時對我說道。他胡子刮得干干凈凈,穿著西服,打著領帶。“他們對我說的事情,他們永遠不會告訴他們的經理。”
馬丁從中得到什么教訓?他表示:“我們的重要信息完全沒有傳遞給人們。在一個大工地上輪班工作的人,是沒有時間看簡訊或登錄網(wǎng)站的。你必須根據(jù)他們的情況與他們溝通,而每個地方情況都各不相同。一種情況不適用于所有地方。”
例如,馬丁發(fā)現(xiàn),一種看上去合理的做法,即鼓勵工人們就地吃茶點休息,無需回到餐廳,卻被理解為茶歇被取消了。
此外,從事這些繁重的體力工作,包括灌注混凝土、鋪設馬路崖子和清理排水溝等,讓這位老板對員工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他總結道:“過去,我們是在要求他們中的一些人完成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這段緣起電視節(jié)目的體驗,突顯了一個典型的管理問題。領導者或許確切知道自己想要的結果,于是自上而下地傳遞信息,員工應該能夠理解。但在從最高層向基層的傳遞過程中,有些事情變了味。領導團隊可能完全不了解,他們的意圖遭到了多么嚴重的扭曲,而處于接收端的員工又會產生多少不滿。
而眼下還有個更大、更迫切的問題。在經濟衰退中,要與焦慮不安的員工們進行公開有效的對話變得更加困難。拍攝結束后,馬丁與管理團隊分享了他的心得。有很多次,經理們往往會做出這樣的反應:“他們從未告訴我們這些!”但“馬丁•沃克”看上去就像個能讓人放心與之交談的對象,一個普通員工,上夜班,住在一家叫做Cocked Hat的旅館,一個床位加早餐每天27英鎊。“就連我們也不會住在那里,”一起共事的工人們這么對他說。
馬丁覺得,近幾個月員工們看到了太多大幅裁員的情景,他有必要通過“密集溝通”進行安撫。“如果你沒有傳達出足夠的信息,哪怕是壞消息,他們就會產生別的想法來填補空白,這些想法甚至可能比真相還糟糕。”
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管理學及工程學教授羅伯特•薩頓(Robert Sutton)贊同這種觀點。他為6月份的《哈佛商業(yè)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撰寫了封面故事,題目是:《在惡劣經濟環(huán)境下如何當個好老板》。
薩頓表示,若要避免出現(xiàn)這種虛假的焦慮綜合征,經理們尤其需要提供四樣東西:可預測性(進行密集溝通)、可理解性(就像“芝麻街”一樣簡單易懂,寶潔的雷富禮(AG Lafley)建議)、控制力(將重大挑戰(zhàn)分解成可處理的小問題)以及同情心(表現(xiàn)出你是在意的)。
有機會偷聽到員工們迄今為止的私下談話之后,Clugston的馬丁被迫反思他原先對管理的理解。
讓員工相信公司關心他們的利益是一項艱難的工作。向員工傳遞的重要信息絕對不能成為秘密,即使得有位老板披上偽裝去發(fā)現(xiàn)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