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是中國傳統(tǒng)收藏中的大項,也是當(dāng)代收藏愛好者十分重視的投資項目。在眾多的古瓷收藏者中,不少人存有重官窯輕民窯、貪大件舍小件、求大名頭棄小名頭等觀念。筆者認(rèn)為,當(dāng)今古瓷收藏須重視“三小”,即小窯口古瓷、小名頭古瓷和小件古瓷。
樸拙之美的小窯口古瓷
提起古瓷的收藏,人們往往言必稱宋代五大名窯、元明清官窯、長沙窯、龍泉窯、磁州窯、耀州窯、吉州窯、德化窯等著名窯口,而其他不知名小窯口的產(chǎn)品通常不被藏家所重視。筆者認(rèn)為,著名窯口的古瓷對廣大工薪古瓷愛好者來說,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隨著收藏隊伍的不斷擴(kuò)大,從古瓷收藏的發(fā)展前景看,各地小窯口古瓷,特別是一些精美的小窯口古瓷將會越來越受重視。小窯口古瓷造型雖然相對粗俗些,但也不乏品相、紋飾俱佳者,而且其器型多樣,題材廣泛,畫風(fēng)活潑,同樣具有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尤其是它們折射出的古代民風(fēng)民俗等歷史文化,往往是那些大窯口古瓷所欠缺的。
近年來,對于一些出土紀(jì)年瓷的考證,也從一個側(cè)面證明了小窯口古瓷的價值。如浙江古代瓷器除占據(jù)主導(dǎo)地位的越窯之外,甌窯、德清窯等小窯口也各具特色。在唐代中晚期,由于工藝的改進(jìn),越窯達(dá)到歷史上的高峰期,燒制出青瓷極品———秘色瓷。由于多種原因越窯幾起幾落,并屢次變換中心窯場的位置,在某些歷史階段,甌窯、德清窯等小窯口在浙江瓷器歷史上曾擁有一席之地,甚至超過越窯。
小窯口古瓷由于存世量較多,目前的價格相當(dāng)?shù)土,未來的增值空間較大,可望成為大眾收藏的投資對象。古瓷不能再生,收藏一件,就少一件流通;損壞一件,就少一件存世。從目前的古玩市場來看,近兩年進(jìn)入古玩市場的小窯口古瓷數(shù)量上已在急劇減少。用不了多久,品相好的小窯口古瓷,必將成為熱門貨。
價廉物美的小名頭古瓷
在古瓷市場交易和收藏圈子中,通常有大名頭、中名頭和小名頭之稱。所謂大名頭是指某一時代具有代表性的繪瓷家,中名頭是指成就稍次但也算得上水平較高的繪瓷家,小名頭則是指成就相對較小的繪瓷家。
自上世紀(jì)90年代初開始,隨著中國收藏市場的興旺,晚清和民國時期的瓷繪家的作品受到收藏者的青睞。先是掀起了以“珠山八友”為代表的新粉彩熱,接著又掀起了以程門、金品卿、王少維為代表的淺絳彩熱。從目前看,購藏這些大名頭的作品,一是真品難尋,二是價格高昂,三是贗品充斥,稍有不慎,就會吃虧上當(dāng),損失非常慘重。
相比之下,小名頭的作品大多不為博物館、文物商店和收藏者所重視,所以在市場上有相當(dāng)?shù)拇媸懒坎⒉粩鄥⑴c到流通中來。從價格上看,這類古瓷在市場上不過幾百、上千或數(shù)千元一件,價格適中。
藏小名頭的作品,不僅價格低廉,而且相對來說贗品少,也不失較高的玩賞價值,所以逐漸受到有識之士的關(guān)注。從時代上看,在不遠(yuǎn)的將來,這批作品便可體現(xiàn)出歷史文物的價值,從而進(jìn)一步提升其藝術(shù)收藏的價值,具有較大的升值潛力。
小巧精美的小件古瓷
我國歷史上的古瓷造型,大者雄渾,小者精巧,二者各具風(fēng)騷。大件古瓷因燒造困難,產(chǎn)量有限,加之搬運容易破損,不易保存,存世量相對小件古瓷要少,工藝精湛的大件古瓷,收藏價值當(dāng)然不菲。然而,古瓷作為藝術(shù)品,并非越大越有收藏價值和經(jīng)濟(jì)價值。“物不在大,精巧為名”,有的古瓷物件雖小,但由于是精品,卻遠(yuǎn)勝一般大件器物的價值。
歷代文獻(xiàn)記載的古瓷名器,也往往以小巧而著稱于世:晉、唐之茶酒具及文具,五代柴窯器和秘色器,宋代汝、官、哥窯器,明代永樂青花壓手杯和成化斗彩雞缸杯,清代康雍朝的琺瑯器等。同時,小件古瓷在藝術(shù)品市場常常以天價成交的事實,則從另一方面證明了它的收藏價值。
收藏小件古瓷,貴在小中見大,小中見精。小件器物,寸天厘地,要集造型、釉色、彩繪、燒煉等工藝于一體,精湛無瑕,絕非易事,有的甚至比生產(chǎn)大件器物還要難。
小件古瓷中的文房用具,如筆筒、筆架、筆洗、印盒等,不僅具有使用性,還常常作為文房裝飾用品。經(jīng)過歷代發(fā)展,這些陶瓷文房用具的文化品位越來越濃,也日益受到藏家的青睞。近年來,這些小巧玲瓏的陶瓷文房頻頻出現(xiàn)在拍賣會上,而且所占的比例逐漸增多,價格也一路上漲。所以,古瓷收藏愛好者,若有緣遇見小件古瓷精品,切莫因其小而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