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營銷策劃,如同20年代的中國政局,派系林立,局勢混亂不堪�!队绊懼袊邉潣I(yè)的21人》劃分為五派:
1.洋務派,中外結合,適應外資外貿外向型企業(yè)(如奧美、長城等國際公司);
2.理論派,理論先行,適應教學研究及課外實習(如北廣、北大廣告師生);
3.飛天派,得天獨厚,享盡天時媒介政策之便利(如五指峰、紅綠藍廣告公司);
4.落地派,落地生根,占盡地利風土人情之靈氣(如葉茂中、南北通咨詢公司);
5.實戰(zhàn)派,營銷承諾,奉行敢想敢干精神(如旗開得勝、大林策劃工作室)。
而《策劃學》(陳放著,中國商業(yè)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中卻是這樣給中國策劃家分流派的:
何陽的點子策劃派;王力的公共關系派;張大旗的盛事行銷派;宋太慶的戰(zhàn)略策劃派;陳放的創(chuàng)意策劃派;王志綱的房地產策劃派;余明陽的企業(yè)CIS策劃派;許喜林的營銷承諾策劃派;秦全躍的商戰(zhàn)策劃派;大林的項目策劃派。
明眼人一看就會發(fā)現漏洞百出:
什么叫項目策劃派?別人的就不是項目?
什么叫盛事行銷派?你這盛事行銷又與其他同仁有何本質的區(qū)別?
什么叫創(chuàng)意策劃派?策劃離開了創(chuàng)意那還叫策劃?
什么叫戰(zhàn)略策劃派?別人的都是戰(zhàn)術策劃嗎?
點子策劃派與創(chuàng)意策劃派有何區(qū)別?
落地派與實踐派又有什么不同?難道敢負責任就是一派?落地派的就不負責任?
不僅派系林立,而且人員也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由于策劃業(yè)尚有利可圖,是個人就貼個標簽往里靠,這樣下去的話,后果會是什么?策劃業(yè)必須加強自律,加強行業(yè)規(guī)范,現在是時候了。
著名策劃人王志綱在其《行成于思》中有一論精彩的論述:
“由于策劃人才奇貨可居也帶來一個魚龍混雜的問題,包括有很多有趣的人拿著一張和我的合影,就說是我的學生,有的時候也能夠去折騰一下。甚至很多巫婆神漢會聚其間,這里面有非常有趣的故事。去年這個時候,我在深圳搞了一次講演,會后有很多人找我,有一天來了一位70多歲的老先生,耳朵都聾了,一幫年輕人擁著他。這老先生倒很謙卑,他一見到我,就自言自語地說,其實我不想來,他們硬叫我來,我也不知道他們讓我來干什么。我當時不知道這個老先生是誰,折騰了半天,老先生告辭了。后來,他旁邊幾個人告訴我,這是中國最后一個王爺。我說你們不通知一下,把他請來同我見面干什么呢?這幾個人說,老人家能知天下大事,霍英東、李嘉誠想見他都見不到,我們今天把他請來是想和您探討一下策劃的事,他也屬于是搞策劃的。”不管怎樣,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策劃人都能找到活兒干,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在中國社會重大轉型的時候,策劃人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任何一個行業(yè)興旺以后,什么人都想往里面擠,難免就有歪嘴和尚把經念歪的時候,這時,大家把賬都算到策劃業(yè)的頭上。所以,鑒于這種危機感,我們所做的任何策劃都采取一種非常穩(wěn)妥、非常謹慎的態(tài)度,做不到的絕對不吹牛。因為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為中國的文化人、知識分子和智慧業(yè)走出一條比較長期的、健康和發(fā)展的道路。此外,建立行業(yè)的規(guī)范、標準,也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