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陳慶右年輕的時候使用過這種老式的人工操作電話總機。
紅網(wǎng)長沙縣分站7月1日訊(通訊員 周游)蓑衣、扮桶、紡車、風(fēng)車、來田滾子、手爐……往昔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這些用具如今已從人們的記憶中漸漸消失。昨日,江背鎮(zhèn)文化館民俗博物展覽正式開幕,除了這些農(nóng)耕文化的記憶外,泛黃的《毛澤東語錄》、上世紀(jì)60年代的《立功證》、文革期間的瓷器等極富時代特征的紅色藏品也一一亮相,引來許多村民圍觀,激起共同的紅色回憶。
聽著廣播上工去
一個方方正正的紅盒子掛在墻上,盒子正面的圓形里鏤空出一行行縫隙,上面的油漆已有些斑駁,這可是50年代家家戶戶都有的物品。村民張梅清告訴記者,這是廣播,從前每家每戶都把它掛在家里,“一到上工的時候,廣播里就會播通知,大家就都拿著工具去干活。”
展廳一角擺放著的一個形狀頗似鋼琴的大家伙引起了記者的注意,窄窄的桌面上擺放著兩臺電話,豎立著一個方方的盒子,正面布滿了60個插線孔。74歲的村民陳慶右介紹,“這是上世紀(jì)50年代的人工操作電話總機。每一個特定的插線孔連接著一個單位。當(dāng)有人拿起電話時,總機上對應(yīng)小孔上的按鈕就會彈出來,接線員問明要找哪個單位后,就把線接到對應(yīng)的小孔上,就能通話了。”
除了老電話,還有老式的打字機、毛澤東選集、毛主席像章、生產(chǎn)合作社社員手冊等。觀賞著這些獨具時代特色的物件,人們仿佛回到那個漸漸遠去的時代,生出一份對往昔生活的無限感慨。
紡車一天能紡2兩紗
“這個紡車30年前我們家也有!”村民吳秋蓮指著一架紡車回憶說,“那時我白天做農(nóng)活,晚上紡紗,一天能紡2兩呢!”各式各樣的煤油燈也是家家戶戶的必備品,“一到晚上就點著煤油燈,孩子們在燈下看書,女人們在燈下紡紗,做衣做鞋。這些年生活越來越好了,紡車早就不知道去哪兒了。”
展廳的一角擺放著一架梳妝臺,表面的紅漆已經(jīng)漸漸斑駁,但仍難掩其精致的做工。“這可是從前大戶人家的閨女才有的梳妝臺!”村民李玉蘭曾經(jīng)在地主家的小姐閨房里看到過這種梳妝臺。這個梳妝臺分為三層,下兩層抽屜是擺放梳妝用具的,最上層里擺著一面鏡子,盒蓋打開后可以將鏡子支撐起來,方便人對鏡梳妝。
江背文化站站長陳恭森告訴記者,整個展覽中展出的展品達300多件,涵蓋農(nóng)耕類、糧油加工類、度量衡類,能從多個角度展示出人民生活的發(fā)展和變化。“這些展品能夠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過去,感恩現(xiàn)在,倍加珍惜今天的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