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山西大同,故名。始燒于金代,終于元代。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刊刻的《大同府志》中謂有 "青瓷窯",距城二十三里。據(jù)此在大同西郊瓦窯村發(fā)現(xiàn)一瓷窯遺址,證實即方志中的青瓷窯。遺址面積不大,以燒黑釉器物為主,兼有少量茶葉末袖;弦紋瓶及剔花罐具有代表性,剔花線條粗曠,劃花線條纖細,有水波及魚紋,黑釉烏黑光亮,茶葉末釉表面無光。
圖:官窯珍珠扁瓶
懷仁窯: 在今山西懷仁,故名。明《大明一統(tǒng)志》有"錦屏山在懷仁縣西南二十五里,山舊有瓷窯"記載。發(fā)現(xiàn)遺址有小峪、張瓦溝、吳家窯三處;始燒于金代,歷經(jīng)元明兩代。燒瓷以黑釉為主,弦紋瓶及罐等器物胎體厚重,裝飾有粗線條劃花及剔花兩種,有雁北地區(qū)特色。
渾源窯: 在今山西渾源,故名。明《大明一統(tǒng)志》記載渾源產(chǎn)瓷器。清乾隆《渾源州》又有"天贊初與王郁略地 燕趙破磁窯鎮(zhèn)"語,知在五代后梁時渾源已有磁窯鎮(zhèn)地名。經(jīng)實地考察,渾源窯當建于唐代,燒白釉、黑褐釉、茶葉末釉等品種。金元時期窯廠擴大,品種增多,有黑釉剔花、白釉剔花與劃花,有盤、碗、盆、罐、枕等器。黑釉剔花為雁北地區(qū)之最精者,牙白釉剔花在山西其他地區(qū)也屬少見。
榆次窯: 在今山西太原盂家井,孟家井明代屬榆次縣,故名。此窯產(chǎn)瓷,明初已有記載,孟家井柏靈廟明弘治三年(1490)重修碑記中說:"榆次縣治之北六十里有鄉(xiāng)曰孟家井,居民大率三百家,乃古昔陶器之所。" 窯址遺存大量瓷片,以自釉印花碗最多,碗心一圈刮釉,具有典型金代作風。
平定窯: 在今山西平定柏井村,故名。始燒于唐,歷經(jīng)五代到宋,以燒定窯白瓷為主,還燒黑釉器物,有印花、剔花盤以及北方習見的五角、六角紋盤碗等器。窯址與河北臨城邢窯、曲陽定窯相距較近,瓷器造型裝飾與兩窯有共同處。
交城窯: 在今山西交城,故名。始燒于唐,以自釉產(chǎn)量最大,有盤、碗、壺等器物,還發(fā)現(xiàn)有黑釉斑點拍鼓殘片較多。宋代有發(fā)展,仍以自瓷為主,也有當時北方各瓷窯所習見的動物小雕塑,還燒制白釉釉下儲彩彩繪裝飾,特征與介休窯大體相同,儲彩有呈桔紅色者,其他地區(qū)極少見,珍珠地劃花裝飾品種有枕、洗等器,但產(chǎn)量較少。
介休窯: 在今山西介休洪山鎮(zhèn),故名。1959年發(fā)現(xiàn)。始燒于宋,歷經(jīng)金元明清四代,在山西較少見。宋代以自 釉為主,早期碗體厚重,與交城窯相似,有薄胎印花碗盞,胎白紋細,受定窯一定影響,碗盞里心都留有三個細小支燒痕,是其特征之一;白釉黑花品種也有發(fā)現(xiàn),釉面光亮,與河南、河北同類裝飾有別。金代燒黃褐釉印花器較多,器內(nèi)多印花,尤以孩童蕩船紋飾為多,富有介休窯待色。
霍縣窯 : 在霍州境內(nèi)(今山西霍縣陳村),故名。為山西七十年代后期新發(fā)現(xiàn)的古窯址之一。以燒白瓷為主,光素無紋者多,少量有印花裝飾,胎浩白,用支釘墊燒,器內(nèi)及器足都留有五個小支燒痕。明代曹昭《格古要論》中所提及的彭窯仿古定器折腰盤,霍縣窯遺址里遺留甚多,證實明清兩代文獻中的彭窯就在霍縣陳村。元代還燒白地黑花品種,遺址有高足杯標本,明清兩代繪花卉者較多,有書寫文字者。傳世品有帶紀年銘文者,故宮博物院有墨書"明昌四年"(1193)盤一件,是研究該窯燒瓷上限的極有價值的資科。
長治窯: 在今山西長治八義鎮(zhèn),故名。燒瓷品神有白釉、 白釉紅綠彩、白釉黑花及黑釉四種,以白釉紅綠彩繪碗最富特色,碗心多畫折枝花卉,有畫魚紋者,碗心及圈足都有五支燒痕,這種碗晉南地區(qū)金墓出土過。白釉有刻花及畫黑花裝飾,刻花紋飾較簡練,黑花多繪于碗內(nèi)或壤外,紋飾多為折枝花卉,也有魚鴨等紋,但為數(shù)較少。
淄博官窯: 在今山東淄博磁村,故名。七十年代后期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小規(guī)模試掘,初步判明始燒子唐而終于元代。該窯在唐代以燒黑瓷為主,宋代燒白瓷,有剔花、刻花裝飾,金代出現(xiàn)蓖劃、絞胎、白地黑花、白釉紅綠彩等新裝飾,碗心也多一圈刮釉,有北方地區(qū)瓷窯風格。
登封窯: 在今河南登封曲河,故名。始燒于晚唐,下限到元代。燒瓷品種較多,以自釉為主,有白釉綠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白釉珍珠地劃花及白地畫黑花等,還燒瓷塑玩具、黑釉及三彩陶器。珍珠地劃花品種,受密縣窯影響,產(chǎn)量在同類瓷器中居首位,遺物有瓶、枕、罐、洗、 碗等,以瓶、枕較多,瓶高達40厘米左右。遺址附近的殘廟內(nèi)有清嘉慶碑記一座,碑文載:"嘗就里人偶拾遺物,質諸文,獻通考,而知當有宋時窯均環(huán)設,商賈云集,號邑巨鎮(zhèn)",描繪了宋時的繁盛情況。
寶豐窯: 在今河南寶豐青龍寺,故名。燒瓷時期為宋金兩代,品種有青瓷、黑瓷及三彩低溫鉛釉陶器,青瓷質量較臨汝窯略勝,造型紋飾與耀州窯近似,印花裝飾較多。黑瓷有凸線紋、麥粒紋裝飾,后者在北方瓷窯中極少見;此外還燒三彩與綠釉、醬釉爐枕等器,,枕面劃花有花卉及錢紋等題材。
魯山窯: 在今河南魯山段后,故名。創(chuàng)燒于唐代而終于元代。唐代南卓《羯鼓錄》中有"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魯山花瓷"語,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花瓷拍鼓瓷片標本,證實該書所述。宋金時窯廠擴大,燒瓷品種豐富,裝飾方法也多種 多樣:如有自釉罐上以褐點組成的三角形,白釉瓶上以蓖劃復線直線紋與曲線紋的相間排列;以及三彩蓮瓣高足爐等;均有特色。
郟縣窯: 在今河南郟縣,故名。在發(fā)現(xiàn)黃道、黑虎洞及石灣河三處遺址中,黃道及黑虎洞均有唐及元代標本, 石灣河則屬元代遺址。唐代遺物有黑釉斑點花瓷、黃釉及白釉綠彩品種;綠彩呈碧綠色,在河北、河南、山東、陜西四省九處瓷窯所燒同類品種中,色彩最美。元代遺物有磁州窯風格的白地黑花裝飾及鈞釉器物。
宜陽窯: 在今河南宜陽三里廟,故名。明清兩代方志都提到宜陽產(chǎn)瓷,其燒瓷上限,乾隆《宜陽縣志》記有:"德應侯廟在縣西二里,宋熙寧感德軍守臣以水旱禱應狀聞,治廟封侯爵享祀。崇寧末年復重修,今廢無考,一在半壁山。"德應侯是北方瓷窯供奉的窯神,宋神宗熙寧(1068一1077)時宜陽建德應侯廟,則此窯燒瓷當在熙寧之前。以燒青瓷為主,也有少量白釉、黑釉、白釉黑花及三彩陶器。
新安窯: 在今河南新安,故名。已發(fā)現(xiàn)遺址十余處,多數(shù)均燒鈞釉器物,屬鈞窯系。燒瓷時間歷經(jīng)宋金元三代,所燒器皿有盤、碗、爐、瓶、罐等,以盤、碗占絕大多數(shù)。
內(nèi)鄉(xiāng)窯: 在今河南內(nèi)鄉(xiāng)大窯店,故名。因宋屬鄧州,故舊稱"鄧窯"。始燒于唐而終于元,唐時燒黑釉及帶斑點的花瓷,宋金時燒青瓷,過去曾將一種釉色青綠、器底呈紫褐色的,稱為"鄧窯";印花盤碗較多,與宜陽、臨汝窯近似。遺址有元至大二年(1309)普濟宮碑一座,碑文有 "孤村陶煙時起,前事宛然在目"語,可知元時仍燒瓷。 (鄧窯即"內(nèi)鄉(xiāng)窯")
柴窯: 窯址迄今未發(fā)現(xiàn)。柴窯一名最早見于明代曹昭《格古要論》,萬歷以后的《玉芝堂談套》、《清秘藏》、《事物綢珠》、《五雜姐》、《博物要覽》、《長物志》等書多論及此窯, 但眾說紛紜�;居袃煞N見解,一為周世宗姓柴,當時所燒之器都叫"柴窯";一為吳越秘色青瓷即"柴窯"。對其形質,曹昭認為"柴窯天青色滋潤,細膩有細紋,多是粗黃土足,近世少見";張應文則謂"柴窯不可得矣,聞其制云,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但均屬傳聞, 未見實物。清末民國初有以"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磐"證諸柴窯,僅有景德鎮(zhèn)宋影青瓷相符;或謂可能張應文誤以宋影青為柴窯而概括之。
東窯: 在汴京(今河南開封)附近。專燒磚瓦。《宋會要》窯務條文載:"京東西窯務掌陶工為磚瓦器給營繕之用,舊有東西二務景德四年廢止,大中祥符二年復置東窯務。" 明代曹昭《格古要論》有董窯條,謂其特征與官窯相似,而又不及,今亦少見。明清兩代談瓷筆記多引用之。但董窯實物未見傳世,窯址亦無明確地址,或為東窯之誤會。
林東窯: 在今遼寧昭烏達盟巴林左旗林東鎮(zhèn),故名。共發(fā)現(xiàn)上京窯、南山窯及白音戈勒窯窯址三處。上京窯為 遼代官窯,燒白瓷、黑瓷及綠釉陶器,白瓷產(chǎn)品有長頸瓶、海棠式長盤、方盤及長柄壺等。遼上京故城內(nèi)出土 的白瓷"官"字款穿帶壺,系上京窯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