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官窯產(chǎn)品造型中青花瓷大件少見,胎釉潔白,胎體輕薄,半透明度很高,迎光透視,可見胎體泛出淡淡的肉紅色。其釉質(zhì)獨特,白潤如凝脂,給人以細膩溫潤之感,故前人常用“如脂似玉’’形容其釉色,足見其感人之處。成化時期的這種釉色,后人仿制十分困難。
成化官窯青花料有濃淡之分,濃者多勾勒紋飾線條,淡者則平涂上色,使圖案開始出現(xiàn)濃淡深淺的層次變化。夔龍也稱草龍,是成化時出現(xiàn)的一種抽象變形的圖案化的龍紋。成化官窯青花底部有帶釉與砂底兩種,帶釉者居多。砂底有些呈褐黃色,俗稱“米糊底”,這種類似火石紅的“米糊底”用手摸時,沒有粗糙之感,仍感細潤,這是成化官窯青花特有的風格。成化青花瓷器凡飾有青花邊線的,雙邊線均十分規(guī)整,靠近足根無釉處的那條圈線,青花顏色深重,上面的圈線則顯淡,這可能是制作時先畫下面,后畫上面所致。
從觀賞的角度來看,成化與永樂青花、宣德青花相比也自有特點。永、宣青花濃艷,帶黑色斑點,成化青花色澤淡雅,有水墨畫風格;永、宣青花中有部分瓷器作品采用進口的蘇麻離青畫彩,而成化青花除了前期尚有部分產(chǎn)品可能仍用進口青料繪彩外,后期的制品繪彩主要用江西樂平地區(qū)開采的陂塘青(又稱平等青),且所繪風格與永、宣青花明顯不同。永、宣青花著色都用小筆觸,因而燒成后有濃淡的層次。成化青花主要用雙鉤線條勾勒圖案,然后在圖案內(nèi)進行渲染,因而,燒成作品大多數(shù)淺淡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