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九八六年國內(nèi)就有一位陶瓷家開始注意到“主席用瓷”的特殊意義,并托友人在“陶研所”的職工中收購“7501”。陶研所”開發(fā)部主任黃萬凱先生帶隊來京參展,并帶來一批所藏“7501”珍品,大約有近百件,所有的碗、盤、壺、合、鍋等容器均配有蓋子。這是當時除中南海藏品之外人們所能見到的最多最全的一套“7501”,這位陶藝家不失時機地將其全部買下。至于目前“陶研所”所剩“7501”藏品已經(jīng)不多倒是事實。
圖:父親節(jié)禮物·毛瓷單杯系列之釉下芙蓉花茶杯
從1958年起至1974年止,醴陵窯曾多次為毛主席制作生活專用瓷,包括餐具、茶具、文具、煙灰缸、牙盒等。由于種種原因,散落民間的主席用瓷數(shù)量非常稀少,而收藏主席用瓷較完整的中南海和韶山紀念館又非常人所能接近的,這給研究和收藏主席用瓷帶來很大的難度。直至1997年廣州嘉德拍賣會上主席用瓷才第一次公開露面,當時作為拍品的紅月季花碗尚有釉裂,但因收藏價值高,即便如此也頗受藏家追捧,最終以8.8萬元成交。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藏友們的不斷尋覓,多件主席用瓷陸續(xù)被發(fā)現(xiàn),如四季花卉紋碗、梅花系列餐具、勝利杯、茶壺、紅山茶魚盤、煙灰缸、牙盒等。但這些相對于主席用瓷來說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主席用瓷探究領(lǐng)域尚有許多謎團,這些都需要有心人不斷地尋覓、發(fā)現(xiàn)、研究、完善。 那些幸存入庫的“主席用瓷”又是怎樣流入社會的呢?光陰似箭,轉(zhuǎn)眼文化大革命的狂熱已成為歷史,國內(nèi)的政治與讓會環(huán)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