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一群普通的農村制陶人,但他們所掌握的手工制陶技藝繼承的卻是洪州窯的血脈。
——題記
懷著對洪州窯的景仰之心,淅淅瀝瀝的小雨之中,記者走進了豐城市鐵路鎮(zhèn)陂上村手工制陶作坊。
工人們正在裝窯。與現代陶瓷多用電窯燒制不同,這里繼承的是洪州窯傳統(tǒng)燒陶古法。此窯名叫龍窯,一次可以容納1000多個大小不一的瓶瓶罐罐,打窯口封閉之日起,需用干柴烈火燒上三天三夜。
窯外,燒成的陶器散放一地,有陶甕、陶罐、陶碗、陶壺、陶盆以及大型的陶缸等。細細端詳,這些略顯粗糙、色澤暗淡的陶器,似乎彰顯著洪州窯的悠遠歷史。
洪州窯制陶技藝,猶如一塊“活化石”,歷經幾千年時光沉淀,濺發(fā)出的火花在豐城這片土地上卻從來沒有真正熄滅過。作為唐代名窯,洪州窯的窯址在豐城分布極廣,散見于境內6個鄉(xiāng)鎮(zhèn),陂上村就在輻射范圍之內。
72歲的江瑞仁正在茅草蓋頂、木頭作柱、泥土成墻的簡陋作坊中把弄陶土。他半彎著腰,熟練地在泥粉里倒上水,拌成泥團,像和面般把土和勻,搓成條狀,再捏扁。在泥坯底之上一層層繞粘了幾圈后,一件類似柱狀花瓶的陶器呈現在了大家面前。接著再壓實、抹平、抹光,陶器制作完成。老人說,這是農村房頂上蓋的瓦。經窯火燒成,用切割機從中剖成兩半,才真正完工。
江瑞仁年輕的時候,手工制陶技藝在豐城是個非常熱門的行當,學的人很多,由于銷路好,最高峰時村子周圍有30多座窯同時開燒,城里還開辦了陶廠。后來隨著金屬、玻璃和塑料器皿的出現,用土陶器的人越來越少,廠子也就倒了。但他舍不得放下這門手藝,就來到了山溝溝里的陂上村,在豐城目前僅有的這家手工制陶作坊里打工,雖然賺得不多,但天天摸著陶土,心里踏實。
仍有一些消費者,愿意選擇這古拙的陶器作為盛酒盛油的容器。這個小小的陶器作坊,是豐城、樟樹、新干、樂安、進賢等周圍五六個縣市日用土陶器的主要供應地,還可以勉強支撐作坊里十幾個老人的吃穿用度。
只是在陶器生產逐漸走向機械化的今天,流傳了數千年的手工制陶手藝,在和現代文明的交鋒中疲態(tài)盡顯、潰不成軍。像江瑞仁這樣身懷技藝的老人,更在逐年減少中。
楊順寶 65歲,曾再生 57歲,楊正根 55歲,甘立新 52歲。這4位,是陂上村手工制陶作坊的頂梁柱。
見記者拍照采訪,已過天命之年的楊正根像個孩子一樣給大家表演起了制陶技藝。他在制陶的底輪上放上泥坯,用腳趾轉動底輪,雙手把泥坯一點一點疊加在一起,慢慢地,就制成了一件生活用器的雛形。這一刻,古老的農村手工制陶文明在我們面前變得那么真切、具體。
羅明輝也是作坊里的一名老師傅。記者見到他時,他正拿著一塊板子在酒壺坯上敲打著,“這是裝酒的壺,如果現在不壓緊,燒出來就會漏。”當記者問他是否有意把手藝傳給自己的兒女時,他不假思索地說“不會”。他告訴記者,自己的兩個兒子,一個木工,一個沙工,每天工錢90元錢,還包午飯。而自己一天只能賺到20元錢,吃的還是自己的,“你說我愿不愿意?”他反問。
記者以同樣的問題問了楊正根、曾再生,得到的答案大同小異。雖然老人們內心對手工制陶有著一份難以割舍的情結,但要他們在今時今日作出“子承父業(yè)”的決定,多少有點強人所難。
陂上村手工制陶為今人了解洪州窯的制作歷史和演變過程提供了佐證。而這門繼承和沿襲了幾千年洪州窯歷史的手藝將隨著這批農村制陶人的老去而面臨消失。
從1999年任陂上村村支書至今,楊國香親眼見證了手工制陶作坊在陂上村的沒落。她告訴記者,“只要刮風下雨,這個作坊就會倒。我們村委會每年至少要拿出1萬元錢用于這個作坊的翻新維修,可年年倒,年年修,這也不是辦法呀!”楊國香語氣中充滿了無奈。
而最令她頭疼的還是手工制陶手藝的傳承問題。村里一直在尋找有志繼承這門手藝的年輕人。但在現代工業(yè)產品的沖擊下,土陶的質量、銷量都限制了農村手工制陶業(yè)的發(fā)展。賺不到錢,年輕人都不愿來學習。最近一次有年輕人到村里來學手藝還是在2007年的時候,可沒學多久就走了,“作坊沒有效益,根本留不住年輕人”。
那么,誰來拯救這正在沒落的手工制陶技藝?
“為了更好地保護手工制陶這一瀕臨失傳的古老技藝,豐城市文化部門正著手將‘豐城陂上制陶工藝’整體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豐城市申遺研究保護中心副主任甘曉鵬的一番話讓我們看到了延續(xù)洪州窯文明的希望。
“陂上村手工制陶帶有鮮明的地域性,可以肯定地說,它就是洪州窯的‘遺腹子’,是洪州窯制陶工藝歷史上不可或缺的片斷,社會各界理應加強搶救和保護。”豐城市地方文化研究所毛靜所長如是說。
引入社會資金,在古法制陶的基礎上開發(fā)適合現代人使用的產品;或者,與旅游線路相結合,作為城里人親近泥土的游樂項目來進行推廣……或許,是傳承與保護這一手工技藝的可行途徑。
拯救陂上村手工制陶,就是傳承和保護洪州窯文明。我們期待,隨著“豐城陂上制陶工藝”開始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項即將失傳的古老技藝會像洪州窯文明一樣,在江西這片紅土地上薪火相傳,長燃不熄。
鏈接:洪州窯,唐代六大名窯之一。它從東漢晚期始,經三國、兩晉、南朝、隋、唐、五代,約有800年歷史。在唐代早期得到較大發(fā)展,胎多為黃白色,少量灰白色,粗糙但較堅硬。1992年至今,文物考古部門在豐城洪州窯遺址發(fā)掘出土各類窯工具和青瓷器計11985件,并在豐城轄境內6個鄉(xiāng)(鎮(zhèn))、19個自然村調查核實了20余處古瓷窯址。大量資料表明,豐城應是中國青瓷器的最早發(fā)源地之一。此項發(fā)掘被評為199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1996年,經國務院批準,洪州窯窯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