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瑰寶!昨天上午8點,江寧博物館的廣場上,早已聚滿了上千名來自南京以及周邊地區(qū)的收藏愛好者,他們捧來了收藏已久的“寶貝”,就是想讓專家們看一看,這寶貝到底值不值錢。央視《尋寶——走進(jìn)江寧》節(jié)目已經(jīng)進(jìn)入海選階段,昨天,多名國內(nèi)知名的文物鑒定專家坐鎮(zhèn)現(xiàn)場,對藏友們的寶貝一一鑒定。8:30,海選活動正式開始。經(jīng)過半天的角逐,3000多件“寶物”中,共有60件進(jìn)入復(fù)賽。
鑒寶·我來也
“扁擔(dān)哥”——
寶貝,是挑著來的
鑒寶要8:30才開始,但8點不到,江寧博物館的廣場上已經(jīng)擠滿了人。他們都是來自南京等地的民間收藏愛好者,每個人的身邊,都放著幾件寶物。
“讓一讓,麻煩讓一讓。”就在大家正在相互欣賞寶貝的時候,一名50多歲的男子大聲喊著走了過來,只見他肩上挑著一根扁擔(dān),扁擔(dān)的兩頭掛著幾個紙盒子,因為紙盒子不大,里面藏著的幾件寶物還是露了出來,原來是幾件大型的瓷器。
這名男子找了一個人相對少一點的地方,把扁擔(dān)放了下來,開始把寶貝拿出來。一邊拿,一邊抬頭看看周圍,時不時提醒旁邊的人:“稍微讓一讓,別把我的瓷器碰壞了。”他拿出來的瓷器都特別大,樣式也非常好看。
“我這些可都是祖?zhèn)鞯膶氊悺?rdquo;這名叫袁國和的男子拿出一些寶貝,開始炫耀起來,“這是元代的填白瓷。”袁國和手中的這個瓷器通體白色,有兩條龍纏繞,瓶口還寫著“賞賜”兩個大字。“這是皇帝賞賜給大臣的寶物。”接著他又端出了一個60公分高的瓷瓶,“這是雍正年間的,看這釉色,多潤啊!”袁國和一臉陶醉,旁邊的人也嘖嘖稱贊,“確實是個寶貝。”
袁國和說,他是溧水人,祖上是做過官的,因此留下來一些寶貝,這次他專門請朋友開著面包車,把這10多件瓷器全都運(yùn)了過來,而進(jìn)場的時候,為了拿著方便,他特地用扁擔(dān)挑著。
“打的哥”——
寶貝,是要護(hù)送的
雖然袁國和的這些寶物到底值不值錢,還是個未知數(shù)。不過,在場的人都跟袁國和一樣,總覺得自己帶來的,都是無價之寶,因此,他們對身邊的寶貝特別小心。有些拿瓷器過來的人,在瓷器的外面都做了很多包裝,裹了好幾層報紙,報紙的外面,還放了海綿,生怕有什么磕碰。
“我以前都是擠公交,舍不得打車,今天特地打了一回車。”王先生是江寧人,這次帶了一件自稱是明朝的瓷器。他家到活動現(xiàn)場,原本是有公交直達(dá)的,但他怕公交人太多,把他的瓷器擠壞了,特地打了一次車。
“淡定哥”——
寶貝,這回我錯了
面對這么多人急切的鑒寶心理,專家們的評語還是很有技巧的。
“在這種場合鑒定文物,我有兩個原則。”一位現(xiàn)場的專家告訴記者,一是絕不估價,因為鼓勵的是收藏,而不是文物販賣,如果是真品,就要鼓勵藏家好好收藏。第二個原則就是“看人說話”,“有些藏家都是老面孔了,只要有鑒寶的機(jī)會,他們就會把寶貝拿過來,說他是假的,他們還偏不信。”因此,專家們?nèi)绻吹讲丶业男膽B(tài)相對較好,就會告訴他真相,如果心態(tài)不好,就只說一句,“拿回家好好放著吧。”
果然,有一位藏家端著兩面銅鏡就過來了,“這是唐朝的銅鏡。”這位藏家先把藏品的來歷告訴了專家。不過專家仔細(xì)鑒定之后,卻告訴他,這是贗品。這位藏家不相信,“我可是讓其他專家鑒定過的,肯定是唐朝的銅鏡。”但青銅組的三位專家鑒定后一致認(rèn)為,確實是贗品。
又一位藏家拿著一把青銅劍走了過來,“專家,麻煩幫我看一下。”專家一看,這位藏家的心態(tài)比較好,掂了掂青銅劍之后,問他:“多少錢買的?”“不多,就花了幾千。”藏家笑著說。
“那就當(dāng)學(xué)費(fèi)吧!”專家也跟著笑了起來。
幾千塊的學(xué)費(fèi)還好,有些藏家的學(xué)費(fèi)可高了些。有一位藏家拿著一只琺瑯釉的瓷器請專家鑒定。“你是花多少錢買的?”專家問他。“三十幾萬吧!”“你覺得它值不值這個錢?”“不清楚啊,應(yīng)該值吧。”“很不值,這是現(xiàn)代的仿品。”
這位藏家聽完,面不改色,邊把瓷器收起來邊說:“看來這回買錯了!”
“罐子哥”——
寶貝,大材小用了
昨天送來鑒寶的近3000件寶物,來歷也是非凡,有祖?zhèn)鞯,有朋友贈送的,有街邊淘來的,還有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的……
“我這個罐子,以前是放在家里腌咸鴨蛋的。”一位藏家拿著手里的一個青花人物罐告訴記者,后來有一天,他的一個朋友到他家里來玩,看到這個罐子,覺得有來頭。因此,他看到有鑒寶活動后,立即把這個腌咸鴨蛋的罐子拿過來了。
專家鑒定之后,覺得這個罐子的品相真不錯,并推薦他上央視去亮個相。這讓這位藏家樂開了花,“真是運(yùn)氣,之前要是腌鴨蛋的時候把它碰壞了怎么辦!”他立即小心翼翼地捧起罐子來,連走路也都變得輕手輕腳的了。
還有一些藏家因為不識貨,原本很好的寶貝,結(jié)果在保存的時候不注意,影響了價值。郭先生有一個銅香爐,專家鑒定是明朝的,還是有一定的價值。不過,讓專家感覺奇怪的是,原本是古貨,這個銅香爐的外表卻被刮得錚亮,一點銅銹都沒有。“我爺爺不懂,覺得香爐臟,經(jīng)常會用刀子在上面刮,想要把銅銹刮掉一點。”郭先生告訴專家。“以后可不能這么干了,文物就要有文物的樣子!”專家說。
鑒寶·賣關(guān)子
進(jìn)復(fù)賽60件“寶貝”
真真假假暫時保密
這次受邀過來鑒寶的,都是響當(dāng)當(dāng)?shù)膶<,如有專攻瓷器的丘小君、專攻字畫的單國?qiáng)、專攻青銅的竇一民,和擅長雜項寶物鑒定的蔡國聲,還有南京文物鑒定專家。
專家們一落座,場下立即一陣躁動。有些收藏愛好者趁管理人員不注意,跑到專家的旁邊,要求合影,儼然成了追星一族。
“價格就不說了”
鑒寶開始了,第一件送給丘小君鑒定的一個直壺。丘小君一看,眼睛就亮了,“民間果然有寶物!”丘小君鑒定后說,這是一件南宋的直壺。“那你說我這件瓷器應(yīng)該值多少錢?”丘小君笑笑說:“價格就不說了,好好拿回去收藏吧,別碰壞了。”
除了瓷器之外,字畫、青銅器也是昨天“斗寶”的重點。有來自戰(zhàn)國的銅戈、鄭板橋的手跡,還有東晉時期的酒瓶……這些都讓專家直喊過癮。
“自己照著看吧”
昨天,專家們的任務(wù)是,要從這近3000件寶貝中,挑選出60件寶貝上節(jié)目,最終,尋寶專家還要從入圍藏品中各推薦一件寶物,成為候選的“民間國寶”,然后由南京市文物專家、社會名流組成評審團(tuán),對四件由專家推薦候選的“民間國寶”進(jìn)行投票評定,最終確定一件最能反映江寧經(jīng)濟(jì)、文化、歷史、民俗特色的寶物,成為江寧的“民間國寶”。
因此,在昨天的鑒寶現(xiàn)場,專家賣了許多關(guān)子。只要被選中上節(jié)目的寶貝,一律不說真假,謎底要在最后揭曉。
但還是有一些藏品,一看就是贗品。而記者在現(xiàn)場,也閱盡了藏家們的百態(tài)。有一位藏友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卷字畫,來到字畫鑒定專家單國強(qiáng)的跟前。單國強(qiáng)徐徐展開畫軸,上面赫然蓋著鄭板橋的章印。單國強(qiáng)沒有說什么,而是拿出了身邊的一本書,上面都是古代名人字畫的印章真跡。單國強(qiáng)指著鄭板橋的印章,讓藏家自己對比。這一比,藏家自己都看出問題來了。
“這是祖上傳下來的。”王先生說,之前他還以為是真品,都不知道該怎么保存,一直心存忐忑,現(xiàn)在知道是贗品之后,就直接拿回家掛墻上去了。
“沒錯,是古物”
李先生拿出來的是一個銅戈,“這肯定是戰(zhàn)國時期的銅戈!”李先生指著上面的銅銹,信心滿滿。青銅專家竇一民看了一下,點了點頭,“是古物!”這句話立即讓李先生喜笑顏開,不過,竇一民接著話鋒一轉(zhuǎn),“這是古人仿古的作品。”竇一民說,不過過了幾百年,也算是文物了,還是有點收藏價值。
李先生聽完,雖然有點失望,但想想,至少還算是個文物,便滿足地走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