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哥窯青瓷葵瓣型盤(底面)
華夏收藏網訊 哥窯瓷,是青瓷的一種。最遲從元代起,哥窯已被列為宋代的五大名窯之一。然而,這只是從文獻意義對哥窯的一個定位。從傳世和出土的情況來看,也確見有實物留存。問題是到目前為止,哥窯的確切窯址至今尚未找到,或者說尚未被確認。一種說法是在龍泉大窯附近的溪口一帶;另一種說法是在杭州的鳳凰山一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上世紀50年代中期,在對龍泉的大窯一帶的考古發(fā)掘中,曾發(fā)現一些有開片的黑胎青瓷器。從而,引出兩種意見:有認為,這就是文獻所說的哥窯瓷,即所謂“琉田哥窯”;也有人說,這種制黑胎用的紫金土系由杭州運來,所做的應是仿官窯之作,而非哥瓷,哥瓷應是另有生產之處。所以一直以來都有“官哥不分”之說。這種爭議,一直到現在也未有定論。對于哥窯的產生,也有種種傳說,流傳最廣的即所謂章生一、章生二的哥、弟兩窯之說。仔細推敲,這種種傳說,均有附會之嫌,不足為信?傊,對于哥窯的發(fā)生,至今還是一個未解之謎。但是,不管哥窯的窯址尚待確認,還是哥窯的發(fā)生尚待研究,世間留存了不少宋代哥瓷以及后世仿宋哥瓷的實物,這卻是一個誰也不能否認的事實。因此,對于收藏者來說,重要的還不是前者,而是如何準確地去識別它的問題。
要辨識哥瓷,恐怕還是要從哥瓷的胎釉特征、裝飾特點、時代風格和老舊痕跡等幾個方面去進行鑒別。
首先要明確的一個概念是,宋代哥窯瓷流傳于世的數量極其有限,在明代已是極其珍貴之物,因此,在明清各朝已有官方的仿制之物出現,F下能見到的有限的傳世哥窯器,大多收藏在北京和臺灣的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和國外也有一些收藏。流落到民間的應是微乎其微的極少數。因此,在收藏哥窯瓷上,千萬要克服僥幸的揀漏思想,因為,在一般的收藏品市場幾乎可以說是無漏可揀的。
鑒識哥瓷還是要從胎釉特征入手。哥瓷的胎質有瓷胎和砂胎兩種,質地特別堅密精細,胎骨顏色一般為深紫灰色。在鑒識上,通常要說到“紫口鐵足”,因為哥瓷的胎土內(官窯瓷也一樣)摻有紫金土,胎色較深,燒成后底部露胎處接近鐵色,是為“鐵足”?诓恳蛴运蛳铝魈,釉薄處就露出紫色胎色,是為“紫口”。實際狀況是,“紫口鐵足”并非每一件實物都是十分典型的,有的紫口明顯一些,有的就不那么明顯。至于“鐵足”的顏色也不是一律的深紫灰色,由于胎質的配比不一樣,從傳世哥瓷上看到的胎色有沉香色、淡白色、杏黃色、深灰色、黑灰色等多種。相比而言,傳世宋哥瓷的胎壁稍厚,龍泉哥瓷的胎壁稍薄,胎質稍粗,胎色有灰白和黑灰等幾種(亦有說龍泉的黑胎青瓷為仿官窯產品)。仿品的“紫口鐵足”常用色料人工涂出,仔細觀察可見與天然燒成不同。哥瓷用匣缽裝燒,有用支釘,也有用墊餅或墊圈墊燒。
哥瓷兩面上釉,一般都要上三到四道釉,因此瓷釉較厚,瓷釉的厚度常常要超過胎壁。由于胎釉的脹縮系數不一,釉面就產生開片,這是人工有意為之的結果。哥瓷釉面的開片有大有小,有深有淺,因窯內作用加上人工染色,形成深色的大紋線中有褐黃色的小紋線,俗稱“金絲鐵線”,又叫“文武片”。這是哥瓷區(qū)別于其他窯的一個重要特征。開片顏色,有深黑色的,也有黃色、褐色和鱔血色等多種。開片大小也有不同,大而疏的稱“牛毛紋”,細小如珠的叫“魚子紋”,大小參差錯落的稱“百圾碎”,此外還有“柳葉紋”等。從傳世的實物來看,哥窯瓷器多小開片,如“魚子紋”、“百圾碎”等,而同期的官窯瓷則多大而疏的“牛毛紋”開片。哥瓷的釉色有粉青、翠青、灰青、月白、深灰、米黃等多種。鑒識哥瓷從釉面方面主要要看3點:一、釉質細膩,有玉質感,釉面玻化程度不高,不透明(龍泉哥窯;潭壬愿,也不到完全通透的程度),泛出一種似人面微汗的油光,也稱酥油光,這種光色是仿品所無法達到的。真品器物敲之無悅耳的金石聲,而是似破碎的“卟卟”聲。二、器身上多有縮釉之處,底部尤甚。因縮釉而留下的棕眼狀如螃蟹爬過一般,俗稱“蟹爪紋”。三、由于施釉厚,道數多,難免有厚薄,有色差,故燒成后易產生窯變現象。以上3點,在鑒識哥瓷時,須重點察看,仔細辨別。
哥窯瓷裝飾比較簡單,一般沒有紋飾,少數器物出現魚耳和貫耳的裝飾。造型大多仿照古代青銅器。有少量創(chuàng)新品種,也符合宋代制瓷的造型特征。一般器形較小,未見大器,因此,若遇大器,須謹慎。
仿哥瓷器從元代起就有了。到明清兩代官方則大量仿造。元末明初就出現了米色釉的仿哥釉產品。明代仿品顯得渾厚沉靜,清代仿品則較為浮華亮麗,清器內還可見拉坯的旋痕,現代新仿則沒有。明清時因是官方仿造,地點在景德鎮(zhèn),產品質量講究。民國后到現代,到處都仿,質量就很成問題,容易鑒別。因此,如遇明清仿品,尤其是寫上當朝款識的,質優(yōu)者也是很值得收藏的。一般來說,仿品胎色偏白,現代新仿的胎質較差;仿品釉面過于透亮,有賊光,也有做成亞光的,但缺乏靈氣,無法做出酥油光來;仿品開片并非自然形成,系人工填色而就,仿品的“鐵足”也系涂上黑褐色釉而做出,仔細看,容易識別;仿品手感常非輕即重,這是仿造者技術水平的關系,掌握不了真品的分寸;也有的仿造者在器物上涂上油污作舊,這就更容易鑒別了。
作者 高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