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清李朝白瓷的淵源還要追溯到高麗青瓷,甚至與中國瓷器的關(guān)系。故宮博物院古陶瓷專家馮小琦告訴記者,自唐代以來,高麗便開始模仿中國瓷器造型,這一點可以從其出土的諸多瓷器中可見。
高麗王朝(918年-1392年)之后,李朝(1392年-1910年)開始了其漫長的統(tǒng)治時期,并逐漸有了與高麗青瓷齊名的李朝白瓷、李朝粉青。
當(dāng)時的文人成伣(1439年-1504年)在《慵齋叢話》中記載:“世宗朝御器專用白瓷,至世祖朝雜用彩瓷,求回回青于中國,畫樽、杯、觴,與中國無異。”由此可知,李朝青花瓷的出現(xiàn)應(yīng)不晚于15世紀(jì)中期世祖時。17至18世紀(jì),李朝青花已表現(xiàn)出鮮明的民族特色,器物多見四方、六至十二角等棱角造型。
馮小琦指出,直到這時,李朝白瓷與李朝粉青都受到中國瓷器的影響。其中李朝白瓷受到中國北方窯的風(fēng)格影響,而李朝粉青則受到磁州窯的影響。
不過盡管高麗青瓷、李朝白瓷等與中國瓷器淵源頗深,但自高麗開始其在陶瓷的形態(tài)、樣式及技法上都與中國有很多不同。類似韓國早期的瓷器沒有釉上彩,“只是到了后來才發(fā)展出來,”馮小琦指出。
韓國的古陶瓷也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馮小琦指出,收藏界可能更為追捧高麗青瓷,這部分緣于其工藝、質(zhì)地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中國。近年來,中國市場成交價最高的高麗青瓷要算去年中國嘉德在香港拍賣中所拍的12世紀(jì)高麗翡色青瓷五瓣花形盞托,成交價為517.5萬港元。相比之下,出現(xiàn)在中國市場的李朝白瓷數(shù)量則相對較少,其估價一般在幾十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