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雍正皇帝是康熙皇帝三十五子中排序第四位的皇子,是清朝入關后第三代君主,姓愛新覺羅,名胤禛,四十五歲登基,廟號世宗,年號雍正。 雍正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君王,他留下了洋洋灑灑不下數十萬言的手書硃批,體現了其賞罰分明、嚴厲剛猛又至情至性…
雍正帝的道教信仰看雍正斗彩三秋詩紋丹心碗
嘉德在線專家顧問:胡智勇
雍正皇帝是康熙皇帝三十五子中排序第四位的皇子,是清朝入關后第三代君主,姓愛新覺羅,名胤禛,四十五歲登基,廟號世宗,年號雍正。
雍正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君王,他留下了洋洋灑灑不下數十萬言的手書硃批,體現了其賞罰分明、嚴厲剛猛又至情至性的率直。雍正帝曾自評功業(yè):“朕反躬內省,雖不敢媲美三代圣君哲后,若漢唐宋明之主對之不愧”,史學界也公認為雍正是位承先啟后奠定康乾盛世的明君。
在文化事業(yè)上,雍正講究傳承,追求正統(tǒng),完成易代修史的任務。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他追求精致典雅,常令承作活計的造辦處‘往秀氣里收拾、往薄里磨做、往細處收拾…’,思想上強調儒、佛、道三教並重,加以雍正帝自身精于書法,文采風流,結合宮廷畫師與詞臣,為雍正朝創(chuàng)作出大量精美且獨具特色的皇家藝術品。
造辦處是專門承做皇家用器的機構。據清宮內務府《活計檔》的記載,造辦處在康熙朝成立,至雍正時期運作機制逐漸步入正軌。造辦處承做的皇家用器,每一件皆需要經過‘呈核再做’的程序,即使如此,皇帝常參與親自審核,當裝飾紋樣或器型不符合皇帝期待時,整件器物必須重新進行修改、調整后再制。因此經由造辦處承造的皇家用器,充分地反映出皇帝的藝術品味。
雍正本人常參與造辦處的管理,并把自己的想法及要求灌輸其中,從這些宮廷藝術品中我們可看出雍正其人的思想。如:《胤禛行樂圖》十六開冊頁,描繪了雍正皇帝身穿村夫、文人、道人等不同人物衣飾的畫像,各開分別表現雍正清流濯足、看云觀山、觀花聽鸝、水畔閑座、乘槎升仙等,雍正沈湎其間,在寧靜、恰淡中物我兩忘,反應其對生活的理想境界。
圖一《胤禛行樂圖•乘槎升仙》
雍正生為真命天子卻信奉道教,且是清朝諸帝中崇奉道教最為突出的一個,在《胤禛行樂圖•乘槎升仙》(圖一)中,雍正皇帝身著道裝,渡海神游,仿佛預示著雍正皇帝對于煉丹仙術,得道成仙的理想追求。另還有:現藏于北京故宮《雍正道裝雙圓一氣圖》(圖二),雍正帝身著道裝扮成道士背依松樹,面前放置仙氣繚繞的葫蘆瓶與道士交談,場景寧靜祥和,超越世俗,一副意在求得道神靈的保護,以求長生不老并能成仙。
圖二《雍正道裝雙圓一氣圖》
雍正做皇子時,對道家藥石產生了興趣,從《悅心集》卷二羅大經之〈山居述事〉有題“雪滿中庭,月滿中庭,一爐松火暖騰騰,看罷醫(yī)書,又看丹經”。另,〈燒丹〉詩:“鉛砂和藥物,松柏繞云壇。爐運陰陽火,功兼內外丹。光芒沖斗耀,靈異衛(wèi)龍蟠。自覺仙胎熱,天府降紫鸞”。從中可以看出他對煉丹有相當的興趣和研究,登基以后更以帝王之尊倡導道教。
圖三 〈奏謝恩賜養(yǎng)益丹方折〉
雍正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奏謝恩賜養(yǎng)益丹方折〉(圖三)河東總督田文鏡奏,奏折是河東總督田文鏡(1662-1732)收到雍正所賜方藥及藥材的謝恩折。雍正希望年近七十的田文鏡仍能得子,因此將他人進呈之養(yǎng)益方一紙和鹿角兩對賜給田文鏡。硃諭:“有人新進朕此一方,朕觀之甚平和通順,服之似大有裨益,興卿高年人,必有相宜處?膳c衣家商酌,若相宜,方可服之,不可因朕賜之方而強用也。卿雖年近七旬,朕尚望卿得子,此進藥人言,此方可以廣嗣,屢經驗云云。方中鹿角不可用其自解者,恐卿處難覓真角,特將鹿角兩對一并賜來,卿可甑酌合用之”。說明雍正帝信道是位很迷信的君主,對道士煉丹能養(yǎng)生之事有極濃厚的興趣。
圖四
圖五
另據清宮檔案記載,雍正帝參于道教活動一直十分頻繁。他在太和殿、乾清宮等主要宮殿安放道神符板;在寢宮養(yǎng)心殿設斗壇;在御花園建房給道士住;在蘇州定做道家法衣等,還接連向河東總督田文鏡、浙江總督李衛(wèi)等近臣發(fā)出秘密硃諭(圖四、圖五),要求向他推薦良醫(yī)術士:“可留心訪問,有內外好醫(yī)生與深達修養(yǎng)性命之人,或道士,或講道之儒俗家,倘遇緣仿得時,……,朕有用處,竭力代朕訪之……。”“此兩種道人非求之即得者,必俟機緣之遇耳。且留心訪問,朕亦不敢望其必得也。”
有神仙之稱的賈士芳,被封為妙應真人的婁近恒,以及張?zhí)摰鹊朗繎偃雽m,他們在圓明園建爐煉丹,以異方丹藥深得皇帝恩寵。雍正本人也不斷加大丹藥的服量,也喜歡賜丹藥給大臣們分享。到了晚年,特別在雍正八年怡親王允祥病故后,宮中齋醮法會增加,煉丹藥情況更為頻繁,直至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時,雍正帝崩逝于圓明園,清皇室后裔金梁說,及其他學者多方資料驗證:〈惟世宗之崩相傳修煉餌丹所致…〉〈服餌丹藥中毒而亡的〉雍正是服丹藥而亡。
圖六
圖七
《雍正斗彩三秋詩文丹心碗》(圖六、圖七)與同類品種的碗共四只,是雍正信奉道教、熱衷煉丹的最好體現。該碗為雍正皇帝在圓明園置辦煉丹爐、進行煉丹使用的專用器具之一。其一,碗壁書寫五言律詩。雍正喜好五言律詩,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雍正耕織圖》中,雍正親筆題詩,把意境深遠的五言律詩和文雅遒勁的書法相結合,反映了雍正其人的文化素養(yǎng),也可從中窺見雍正喜好五言律詩不是孤例。其二,該四只碗的五言律詩文為(圖八):“紫府神仙集,丹秋日月長;香浮仙掌露,花賞玉樓春;自出甑陶外,長留天地間;杖亦年不老,幾度曲長生;”紫府為道家術語是道家稱仙人所居;五言律詩大體是描繪煉丹、修道、成仙、長生不老的意境;符合雍正崇奉信道教的史實,反映了雍正設計用此碗喝丹藥的心理需求。
圖八
圖九
《雍正斗彩三秋詩文丹心碗》圓口往下漸收,圈足,足底為圓錐狀凸起,俗稱“雞心”底,造型考究,源至明代永樂御制雞心碗的式樣,有誠心致誠之意;碗壁繪三朵主徑野菊花,與雍正在圓明園朗吟閣所作《秋日登朗吟閣寓目詩》中:“...數片晚霞三徑菊,一潭秋水半床云…”呼應;兩朵菊花一青一紅相互綻放,用黃色花心表示其共同的孩子,花心一里一外表示相互張望著的動態(tài),好似一對恩愛夫妻;一朵弓背彎腰的主徑紅花沒畫花心,畫師用花瓣延伸,表示著象手一樣護著一朵黃色的小野菊花,“黃”與“皇”諧音,寓意皇子,畫面好似老奶奶照顧著自家的小孫子,構圖品味高雅意境深遠,暗喻了中華傳統(tǒng)里最緊密地家庭關系,祖母、夫妻和小孩,紋樣清新疏朗,用筆灑脫用色純正。紋樣另一面的碗壁書寫五言律詩,書法排列規(guī)整,文雅有勁;此品類的丹心碗口徑一律都為9.5厘米,95之尊只有皇帝能用,這應該是雍正時期東西文化交流在數學換算上應用的實例,法國傳道士在康熙時期已經入住宮廷,東西方的文化交流數學換算最早應該在康熙時期宮廷就應該掌握;
《雍正斗彩三秋詩文丹心碗》從造型、胎釉、紋樣、詩書及色彩等,處處無不體現出內廷恭造的要求,也反映出宮廷造辦處制作皇家用器皆需經過“呈核再做”的程序,才會使工藝、道家思想、詩書畫等完美統(tǒng)一,也只有雍正皇帝的參與才能做到,在小小器物里表現出尊奉天地、得道成仙、與我同在中暗藏的九五之尊,《雍正斗彩三秋詩文丹心碗》反映出的就是雍正信奉道教,求得道成仙、長生不老的帝王思想。(同類雍正斗彩詩文丹心碗1982年11月8號香港蘇富比拍賣出現當時估價起拍為10-15萬港幣)
圖十
嘉德在線專家顧問:胡智勇
日期:2015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