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跡千年柴窯瓷器成都現(xiàn)真身?》追蹤
“寶貝”藏家于先生攜11件瓷器赴浙交流本報記者全程跟隨
3月7日、8日,本報獨家報道了成都于先生收藏的20多件瓷器疑似五代后周時期的秘色瓷,在收藏界引發(fā)廣泛關注,有不少讀者致電本報熱線,為于先生鑒寶出謀劃策,但至今沒有權威文物鑒定機構為其藏品驗明正身。3月底,于先生輾轉聯(lián)系上位于浙江慈溪的慈寧秘色瓷研究所。4月8日,他首次攜帶11件瓷器出省,本報記者隨之奔赴兩千里之外追蹤報道。
瓷器鑒定大師陳萬里的《陳萬里陶瓷研究與鑒定》中記述,秘色瓷的燒造地點,一般書上都說是在河南鄭州。另一種看法,是《余姚縣志》轉引《談薈》里的話,說“吳越時的越窯愈精,謂之秘色,亦即所謂柴窯,或云周世宗時始進御”云云。秘色瓷的燒窯遺址至今尚未發(fā)現(xiàn),于先生由此推斷,浙江余姚可能是其發(fā)源地。
一次機緣巧合,朋友打聽得知鄰近余姚的慈溪市有個研究所,可能是全國唯一一家研究秘色瓷的官方機構。于先生得知消息非常興奮,給對方發(fā)送一條言辭誠懇的求交流鑒定的短信,研究所當即回電“歡迎你過來共同研究”。
4月8日早上8點,在成都駛向杭州的動車上,于先生從行李架上取下黑色手提包,拿出一個亞麻面料的木匣,向記者展示一個疑似秘色瓷的官帽杯。他拿起官帽杯,興致勃勃地講述秘色瓷的研究心得,鄰座的幾個乘客擁上前來圍觀。
有乘客提醒:“你不怕被盜,或者摔碎了嗎?”于先生淡然地說:“別人眼中價值連城的藏品,在我看來只是個研究的物品。如果研究需要,現(xiàn)在就可以敲碎一件。”他篤定堅信,這就是秘色瓷。此行不為鑒寶,而在交流,這種精美極致的瓷器,制造工藝到底有多難?
華西都市報見習記者曾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