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顧志鵬
對于彩繪,女性天生有種審美的意境。嵇錫貴是感性的,與生俱來,自小就對周遭美好的事物有著無限的好奇。命運的安排使她進入藝術的領域,當嵇錫貴涉足陶瓷藝術,便熱愛上了陶瓷彩繪,為此她完全地投入到了這個事業(yè)中。如今,嵇錫貴已是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越窯青瓷燒造技藝代表性傳承者。
“外師造化”是嵇錫貴從藝的座右銘。大自然的一切,給予她更多的靈感,于是,她投入到自然中,精于寫生�;B魚蟲、山川風物,都被她的畫筆記錄、再現(xiàn)。那悠然的氣息、花草的芬芳,這些沁人心脾的感受,激發(fā)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熱情,并把這份情感化解到作品中。因此,在嵇錫貴的陶瓷彩繪中,能品味到大自然清新的氣息。從大自然中的感受,到藝術地再現(xiàn)自然,嵇錫貴用個人的藝術才華闡釋客觀世界,在這之中融入了她對人生、對世事的感性理解。
對于傳統(tǒng)陶瓷藝術的熱愛,成就了她全面的技藝。無論是民間陶瓷的清新樸拙,還是官窯瓷器的精巧瑰麗,她都善于汲取它們的工藝技法。陶瓷中的各種彩繪技藝,青花、刻花、釉下彩、粉彩、斗彩、古彩、新彩等,都成為她陶瓷彩繪創(chuàng)作的工藝手法,也正是不拘于某個技法的局限,使她具有更為豐富的陶瓷彩繪的表現(xiàn)語言。
嵇錫貴非常敬重傳統(tǒng),并且在其中獲取很多有益的經(jīng)驗。“畫家以古人為師,已自上乘。”她注重傳統(tǒng)技藝的整理與總結,在多年的彩繪生涯中習慣于把每個技法的步驟記錄下來。山、水、花、鳥等,她都形成自己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希望把自己的技藝經(jīng)驗傳承下去。記錄精細的彩繪技藝的步驟,用這種方式來梳理與思考,根據(jù)繪制材料的變換,進行工藝的改變,她把這種過程視為自我的對話。創(chuàng)作的過程需要來自內心的反省,傾聽自己的聲音,來培養(yǎng)自我的心境,提升個人的技藝品性。她的自我對話是在“頓悟”與“漸修”中,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樣才能促使技藝與藝術更好地交融,摒棄所謂的“匠氣”,追尋文化趣味的藝術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