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窯是是漢族傳統(tǒng)制瓷工藝中的珍品,作為江南地區(qū)(江西吉安)一座舉世聞名的綜合性瓷窯,它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與漢民族藝術特色。吉州窯的豐富燒瓷,經驗和名工巧匠對江西地區(qū)瓷業(yè)的發(fā)展提高,曾起過相當重要的促進作用。吉州古窯興于晚唐,盛于兩宋,衰于元末,因地命名,因當時永和又為東昌縣治,故又名東昌窯、永和窯。吉州窯產品精美豐富,尤以黑釉瓷(亦稱天目釉瓷)產品著稱,其“木葉天目”和“剪紙貼花天目”飲譽中外。
吉州窯瓷器種類繁多,紋樣裝飾豐富多彩。按胎釉可分為青釉、黑釉、乳白釉、白釉彩繪和綠釉等類。在裝飾技法上采用灑釉、剪紙、貼花、剔花、印花、彩繪、劃花和堆塑等,變幻無窮,在瓷器的實用性與藝術性上得到統(tǒng)一。以碗、盞、碟、缽為多。釉色白中泛青黃,釉薄不及底,近似早期影青瓷。底足切削較粗糙.底式有平底、圈足之分,有的圈足高達2.7厘米。乳白釉瓷以碗為多,窯床底下堆積層所出厚唇和折唇碗始燒于晚唐五代,至元代末期。
常見器型還有玉壺春瓶、器蓋、粉盒、小罐和玩具等。乳白釉瓷以印花裝飾為主,多見于碗、瓶和碟一類器。印花碗內底多飾梅花、纏枝花卉、雙魚戲水或鳳采牡丹圖案,口沿空間以回紋填補。玉壺春瓶器腹兩側壓印一組鸞鳳主題圖案,圖案以外的空間部位飾以纏枝牡丹,近底部環(huán)以凸如意首紋一周。主題突出,紋樣嚴謹精致,布局勻稱明麗,達到了裝飾與造型的統(tǒng)一,具有定窯型印花瓷的典型風格。這說明吉州窯不僅富于創(chuàng)新,還善于博采眾長。
瓷塑技藝也頗具盛名。各種瓷塑包括有人像、牧童騎牛、雞鴨、牛、虎、象棋、瓷珠等。其中牧童騎牛與南朝鮮海域中國元代沉船中的景德鎮(zhèn)窯牧童騎牛瓷塑極相近似。其中有一彩繪瓷片,上繪人像,側置一酒壇,極似宋畫。這些優(yōu)秀的裝飾藝術對研究宋代窯業(yè)、地方歷史和服飾是重要借鑒,至今仍是我們陶瓷工藝上值得繼承和發(fā)揚的珍貴遺產。
位于吉安市永和鎮(zhèn)西側的吉州窯是宋元時期國內外著名的民間燒瓷窯場,窯場內遺存的24座窯包如山似崗,文物豐富,是世界上已知現(xiàn)存最大的古窯包遺址群。2001年,吉州窯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準備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
為保護好這座千年古窯,吉安市制定了科學的吉州窯遺址保護規(guī)劃,每年撥出?钣糜诩莞G的保護和開發(fā)。窯址所在地的永和鎮(zhèn)也經常會同縣文物保護部門深入保護區(qū)內,做好宣傳工作,嚴禁掘土建設,并成立群眾性的保護組織和專門巡防隊,加強夜間巡邏防范,打擊和制止偷盜文物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