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非遺傳承技能人才-衢州白瓷燒制技藝培訓班開班典禮在我市火神瓷業(yè)舉行,數(shù)十名來自全國的學員參加了此次培訓。衢州白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徐文奎為學員們講課。
自2009年,被評定為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衢州白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后,徐文奎先后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其經營的衢州白瓷的企業(yè),成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基地,衢州白瓷之瑩白瓷通過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家評審,正式步入我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陣營。
保持初心,不斷探索瑩白瓷未發(fā)掘的領域
走進火神瓷業(yè)的展示廳,迎面是就是優(yōu)雅的白瓷,晶瑩如玉。“這只牛耳杯是近期徐文奎的代表作之一。”徐文奎的妻子葉珍介紹,衢州瑩白瓷與市面上普通白瓷的區(qū)別就是在大件上,一般的瓷器沒辦法剔雕,只能使用堆雕,而衢州瑩白瓷可以,這就是兩者的區(qū)別。衢州瑩白瓷可以薄至0.2-0.3毫米,透出的光讓整件作品有著似象牙又像玉石的質地感。
這件牛耳杯是仿青銅器,整件作品外觀上傾斜、透光,一側掛有虎形飾物,高約40厘米左右。作品的難度除了薄以外,在于它的失重異形。眾所周知,瓷器的玻璃質是在燒制過程中變軟成流質的瞬間凝固,這就產生兩個難點:一是骨架與透光度的平衡;一是成流質的時間控制。前者是泥胎塑形的掌控,后者是對燒制變化的感悟。稍有不慎,作品就會有瑕疵甚至流質下墜變形,俗稱燒塌了。
徐文奎對作品的要求近乎無情,稍有瑕疵,必定毀去重做。
曾經花了大半年做了一件大件泥胎,結果燒好開爐審視后發(fā)現(xiàn)有一處細小的瑕疵,徐文奎當即去摸榔頭要敲掉,F(xiàn)場的一位客人愛極了這件作品,死活不讓,表示要多少錢隨便開,直接賣給他好了。
雖然可以直接成交,徐文奎還是沒有接受?腿藳]辦法,整個人抱著這件作品,護著它不讓徐文奎砸掉,兩個人一時間僵持不下。最后因為久守必失,還是被徐文奎砸掉了。他的“無情”在圈子里傳開。
“作品是要傳世的,一百年三百年后沒人突破我的極限,我才無愧,才是我的人生價值。”徐文奎對自己是這樣要求的。評上工藝美術大師并沒有成為他前進的阻礙,依舊保持初心。
正是有著這樣的初心,他開始探索起瑩白瓷的青銅器形燒制。將青銅器的造型、紋理設計運用到瑩白瓷上,又不失瑩白瓷靈動的韻味。以往的代表作品滴水觀音、古爵酒具的成就已經被他放置腦后;蛟S就是因為能保持這樣的初心,他才能從當初的困境走出,一舉成就衢州白瓷傳承的領軍人物。
為此,徐文奎盡可能推掉來客接待,在工作室-餐廳-宿舍三點之間往返,即便因此背上“狂人”的名號也不惜。他說:“有人說我牛也好,馬也好,狂也好,與我何干?”專心做自己的事,盡量少理會外界的榮與毀,這就是徐文奎的心得。
包含深情,終究回到制作瑩白瓷之路
徐文奎的瑩白瓷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16歲進衢州瓷廠工作,從學徒工一直干到廠長助理兼生產技術辦公室主任,從配方到造型設計到雕塑、雕刻,再從成形制作到包裝設計等,衢州白瓷的整套制作工藝流程全都掌握,而且是當時廠里唯一一名掌握全流程的技術員。按理他就這樣順風順水的一直發(fā)展下去,可世間以外總是會發(fā)生。徐文奎的推行的責任制管理模式無法被當時的人接受,被抨擊為“資本家的管理方式”,最后離開了瓷廠。
離開后的6年里,他開過建材店、農資公司,窘迫時賣過豆腐腦,開大排檔。1996年后衢州市瓷廠改制,此時衢州瑩白瓷已經停產10年,轉讓前后的瓷廠,都已不再生產瑩白瓷,衢州坊間一些原先從瓷廠走出來的工人師傅,開始自發(fā)組織辦廠,試圖恢復衢州白瓷的瑰寶“瑩白瓷”。
得知這個消息后,正在人生低谷的徐文奎面臨艱難的抉擇:眼前的路非常艱難,靠大排檔還債至少還得幾十年;若是重操舊業(yè),上哪兒借錢買設備租場地,萬一不成功怎么辦?
最后把瑩白瓷恢復起來,成為這綿延千年的“衢州白瓷”最具光芒傳人的念頭誘使他回歸。
當時銀行一聽投資項目是瑩白瓷就沒了興趣,因為當年就因為瑩白瓷成品率低而停產,其后又有人連續(xù)三次失敗,社會對恢復瑩白瓷生產已經不抱希望了,所以銀行說什么都不愿意趟這趟渾水。
無奈之下,徐文奎夫妻倆只能從親戚朋友處借錢。在那個雪花紛飛的下午,2000年的1月18日,在老巨化鐵路邊一處臨時租來的廢舊廠區(qū)里,徐文奎和葉珍四處奔波采購的設備和原料終于運到了。貨車進入廠區(qū)的時,雪越下越大,應和著徐文奎的破釜沉舟之心。
辦廠之初,第一要務就是盡量多做一些模子,設計各種不同造型。但是近十年沒接觸這行,手藝都生疏了。當年在瓷廠里只需兩個小時就可完成的活兒,竟用了10多個小時才做好第一個,且歪歪扭扭不像樣。 “這第一個不像樣的模子,保存至今。”徐文奎表示,好在這只是開始,后來才慢慢地找回了感覺。
2000年4月,他憑借一己之力燒出了第一窯瑩白瓷產品——象耳牡丹尊,潔白如玉,晶瑩剔透。出窯后,徐文奎捧著它,愛不釋手,積累許久的壓力終于得以釋放。
然而好事多磨,恢復生產后的瑩白瓷并沒有迎來想象中的熱捧,一連過了五個月都無人問津。此時徐文奎的負債已經達到50余萬,心里的壓力讓他喘不過氣,每天靠喝酒來麻痹自己。“所幸妻子葉珍很賢惠,每天都勸慰開導我,天天陪我在廠區(qū)附近散步?梢哉f,南區(qū)的每一寸土地都被他們走遍了。”徐文奎回憶,知道回歸路難,沒想到這么難。
到了9月,終于出現(xiàn)轉機。有客戶聽說了徐文奎在做瑩白瓷的事情,找上門來,下了40只象耳牡丹尊訂單。不過臨走時卻又表示,不相信衢州還有人能做出瑩白瓷。徐文奎斬釘截鐵地許下承諾,20天后來取貨,做不出來就倒貼錢給他。20天過去,40只透亮皎潔、似象牙又似羊脂白玉的瑩白瓷象耳牡丹尊放在那人面前,第一單順利成交。這好比在沙漠里渴了多日的人終于喝上一口水,讓他又有了繼續(xù)走下去的信心。
到了第二年,瑩白瓷生意有了起色。并開始招收工人,白天培訓工人,晚上做瑩白瓷品種設計,幾乎天天都要熬夜到凌晨兩三點鐘才會睡覺,摪状蓾u漸有了些名氣,來買瑩白瓷的人越來越多,廠子進入良性循環(huán),徐文奎也得以平靜地進入瑩白瓷創(chuàng)作。
耐心專注,方能擔負瑩白瓷傳承
大放異彩之后,徐文奎又為瑩白瓷的傳承操心起來。
“我已經一把年紀,可現(xiàn)在還沒一個可以傳承的人可以托付,不想剛剛恢復的瑩白瓷再次斷了傳承。”這些年徐文奎四處尋找徒弟,他去景德鎮(zhèn)職業(yè)高校陶瓷藝術設計與工藝專業(yè)招畢業(yè)生,一聽說做衢州白瓷,得先學上三五年才有可能出成果時,就都不再有興趣了。事實上,在過去的4年里,我還是招過一些學徒的,前后加起來有不下30人,可是至今還留在廠里的,僅剩1人。
徐文奎介紹,從他自身經歷看,他把這其中的苦、寂寞與收獲成果,劃分為人生的四個年齡階段:30歲之前,要耐得住寂寞;30-40歲,要耐得住貧窮;40-50歲,開始漸漸出成果;50歲之后,才可能有大豐收。這是包括目前所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對于傳承技藝的最無奈之處,也可以說是中國目前所有瓷器類傳統(tǒng)技藝的一個共性。
也許有人會問,不就是一些配方嘛,何必要幾十年的學習?
沒錯,徐文奎恢復瑩白瓷生產,克服瑩白瓷成品率低難關只用了18天?蛇@之前,他有著豐富的積累,1971年進廠后,用了5年時間掌握了原料加工、產品成形、曬坯等工種的各個要領。1975年 到1985年,先后5次被廠里派到兄弟瓷廠、省輕工業(yè)廳、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等地,學習各種與陶瓷有關的技藝。1979年后才開始擔任廠瑩白瓷研制組技術員角色。
而后1982年至1984年期間,被派往當時的衢州技術學校講課,帶陶瓷班,利用課余時間看了很多書,內容涉及高溫力學、流體力學、礦物學、化學等等,經歷了一個學習總結到升華的過程,也直接幫助他融會了瑩白瓷的從模型制作到窯爐燒成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變通之道。有了這樣的積累才讓他在前人的基礎上得以創(chuàng)新,找到瑩白瓷的發(fā)揚光大之路?梢哉f沒有早年在瓷廠有過二十年的經驗積累,融會了從模型制作到窯爐燒成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變通之道,徐文奎就不可能通過修改造型、燒成方 法、配方,來提高瑩白瓷的成品率。后人若只是滿足瑩白瓷現(xiàn)有的成就,那只會讓瑩白瓷在競爭中被淘汰。
公開配方,為瑩白瓷傳承奉獻自己的力量
近年來,徐文奎在自己不斷有新作品面世之余,又作出“配方公開”的壯舉。“一個人的力量有限,配方公開可以集眾人智慧,將瑩白瓷這個衢州品牌發(fā)揚光大!”
徐文奎將瑩白瓷的榮耀完全置于個人利益得失之上。他介紹衢州瑩白瓷曲折的歷史:唐宋年間鼎盛一時的婺州窯是衢州制瓷也源頭,婺州窯系在我國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我市龍游縣的方坦窯群、柯城區(qū)的溝溪窯群、衢江區(qū)的全旺窯群、江山市的碗窯村窯址群,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
自孔子文廟落戶衢州,帶來當時北方先進的制瓷技藝,再加上南宋朝廷不斷供應上等瓷器給孔子文廟使用,完成南北制瓷技藝大交流。從此兼容南北制瓷工藝的衢州白瓷得到較快發(fā)展,至明代永樂年間已自成一體,成為當時的名窯。
可是由于衢州白瓷制作工藝獨特,配方、工藝保密甚嚴,幾乎沒有發(fā)現(xiàn)文字記載,民間做法一般是父傳子承,最后因朝代興衰,戰(zhàn)亂紛起,衢州白瓷斷代失傳,民間只能燒制粗瓷物件。
1958年衢縣人民政府在土碗合作社基礎上,組建了衢縣化工陶瓷廠,生產缸壇。由于生產工業(yè)化程度不斷提高,1962年開始規(guī)模化生產日用陶瓷,1966年改成衢縣瓷廠,生產日用陶瓷和低壓電瓷。直到1979年,當時瓷廠廠長王利甫力排眾議,堅持在廠里實施產品品質提升工程。1980年成功研制出被譽為薄如錦、潔如玉、滑如脂、明如瑩的瑩白瓷,堪稱瓷中珍品。其后接著在1981年和1982年分別獲得國家輕工業(yè)部和文化部“重大科技成果獎”。而后衢州白瓷先后在美國的路易斯?安娜世界博覽會、瑞士的巴塞爾國際博覽會及日本東京的亞太地區(qū)博覽會上,引起轟動。
然而因為瑩白瓷因成品率過低,每一窯只有10%左右,1987年瑩白瓷停產。
“近千年的傳承,無數(shù)人的心血,不能在我們這代人手中沒了。尤其是好不容易恢復到如今的水平。”徐文奎談的最多的還是瑩白瓷的傳承,這里面包含他對瑩白瓷的深情,還有那無數(shù)個日夜的心血。
當初徐文奎為了克服舊工藝中瑩白瓷成品率低的毛病,他連著18天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守著窯爐,不停地做試驗,不洗臉、不刷牙、不刮胡子,最后成功時,他看上去和野人都沒什么區(qū)別。
公開瑩白瓷配方之后,徐文奎再次作出大膽之舉:向社會公開招綬瑩白瓷燒制技藝。再次擴大尋找傳承人的面。他的妻子葉珍表示:“火神瓷業(yè)不僅開放專業(yè)燒制瓷器技藝,也歡迎瓷器愛好者們前往公司DIY瓷器,只有更多人對瓷器感興趣,才能將衢州瑩白瓷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