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wǎng) [簡體版] [繁體版] [網(wǎng)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wǎng)
 網(wǎng)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wǎng)動態(tài) 網(wǎng)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產區(qū)德化 廣東 江西 山東 湖南 四川 河北 晉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藝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輔料 衛(wèi)浴陶瓷 陶瓷機械
 您的位置: 首頁>行業(yè)資訊>>人物傳記>>|
刻瓷藝術大師劉金鐸 瓷刻作品永流傳

發(fā)布:2017-1-9 8:57:29  來源: 中國商務新聞網(wǎng) [字體: ]

  劉金鐸,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寶慶瓷刻”傳承人,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協(xié)會會員。畢業(yè)于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從事瓷刻藝術30多年,憑借扎實的美術功底,在陶瓷這個特殊載體上,創(chuàng)作出了一些令人嘆為觀止的作品。這些有生命力的人物肖像作品在國家級別展會上打動了專家評委,從2013年參展以來,連續(xù)4屆榮獲金獎。其中《泳壇之花》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艾琳·國際精品獎。這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尚屬罕見,因此被媒體譽為“中華一絕”“中國人物肖像瓷刻第一人”,他的作品被收藏愛好者和名人爭相收藏和訂購。

瓷刻(刻瓷)藝術大師---劉金鐸

劉金鐸在雕刻自畫像

    瓷刻,又名刻瓷,就是在燒制好的瓷器上,用特殊刀具,(金剛石或合金鋼),進行鏨刻、鑿鐫,刻劃。在釉面形成深淺、粗細、疏密、虛實的點和線,形象地說,它是以刀代筆的繪畫,是將繪畫與雕刻深邃而完美地結合于一體的工藝美術絕技。由于它技法獨特,別具韻味,因此有人稱其為“神奇的藝術”!

    2013年,劉金鐸的作品《喬布斯像》在第十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百花杯”金獎。同年,作品《齊白石肖像》獲得“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chuàng)意獎”銀獎。2014年,劉金鐸的作品《泳壇之花》在第十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展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百花杯”金獎,同時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艾琳·國際精品獎。同年,作品《滄�!吩谒氖艑弥袊に嚸佬g“金鳳凰”創(chuàng)新產品設計大獎賽中攬回金獎,《樂開懷》則在第十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展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了“百花杯”銀獎的殊榮。去年,劉金鐸又憑作品《湘西妹子》在“金鳳凰”大獎賽中再次榮獲金獎。他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寶慶瓷刻藝術傳承發(fā)揚到極致。

瓷刻(刻瓷)藝術大師---劉金鐸1

上圖:劉金鐸作品《湘西妹子》

    劉金鐸是用純藝術的思維來進行瓷刻創(chuàng)作的,他的經典原創(chuàng)寫實人物作品,如:《泳壇之花》《滄�!贰断嫖髅米印贰稑烽_懷》《虔誠》等每一幅無不讓人震撼、著迷。同時,他的寫意山水花鳥,極具中國文人畫之意境,畫面清晰,色彩淡雅,觀有墨感,觸有手感。可見劉金鐸的功力之深厚、畫路之寬廣,完全突破了工藝美術之框定,進入純藝術的審美范疇,具備了崇高的精神享受這一屬性。

    他的人物肖像獨樹一幟,將西畫素描語言融入傳統(tǒng)的刻瓷工藝中,用自己獨創(chuàng)的“游絲點刀法”對人物進行細微的雕刻,所達到的超寫實效果;皮膚的肌理,毛發(fā)的質感,令照相機自愧不如。更難得的是作品對人物內心世界的表現(xiàn),神型兼?zhèn)�,栩栩如生,仿佛要從瓷器上活脫而出,刀筆之下,人像的每根毛發(fā)都好似充滿了彈性,煥發(fā)出生命的光澤。

瓷刻(刻瓷)藝術大師---劉金鐸2

上圖:劉金鐸作品《騰龍》

 寶慶瓷刻源遠流長,從清朝開始流傳至今,已有140年的歷史。它源自古老的"剝玉’和"號碗’。清朝末年,因鴉片戰(zhàn)爭戰(zhàn)亂,京師的工藝學堂停辦,許多瓷刻藝人流向民間,并分流成南北兩派。舊時,民間操辦紅白喜事,單門單戶的餐具瓷碗不夠用,往往要向左鄰右舍暫借。一來二去,為了不混淆各家的碗具,新碗買回來后就要找?guī)煾?號碗’。為求生存,許多流落民間的瓷刻藝人操起了"號碗’的行當。寶慶瓷刻繼承的就是當時的南派瓷刻技藝,目前已被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寶慶號碗在邵陽地區(qū)周圍流行,生意火紅。

瓷刻(刻瓷)藝術大師---劉金鐸3

上圖:劉金鐸瓷刻作品

    1985年,劉金鐸決心繼承先輩的瓷刻傳統(tǒng)技藝。于是劉金鐸赴湖南師大美術學院學習了三年美術基礎。劉金鐸將白胎彩釉的瓷器作為自己雕刻的對象。由于瓷器底胚是白色的,釉彩是深色的。他通過錘子、鐕子、平口刀等工具的輕重掌控黑白灰,從而使瓷器上的作品表現(xiàn)出層次豐富的調子。

    自2000年開始劉金鐸追隨傳統(tǒng)瓷刻的發(fā)展軌跡,游歷大江南北,了解南北瓷刻的特點和技藝要領。北京、天津、山東,每到一處尋訪觀摩,他都會耐心地向名師和民間藝人學習交流瓷刻經驗。有時,遇到守口如瓶的保守師傅,他就購買一些作品回家細細研究,直到掌握要領為止。2002年,歷經三年的考察研究,在對瓷刻文化有了全面的了解后。他確定了自己在瓷刻藝術上的思路與方向,決心將西方繪畫手法融入瓷刻藝術,并開始了最艱難的人物肖像瓷刻。

瓷刻(刻瓷)藝術大師---劉金鐸4

上圖:劉金鐸作品《樂開懷》

    瓷刻與繪畫不同,繪畫是在介質上慢慢地把色彩加上去,是一種加法藝術,瓷刻則是在瓷器上一點點削減釉彩和瓷質,是一種減法藝術。加法藝術可以進行修改,但減法藝術不行,需要一氣呵成,一刀誤刻,前功盡棄!創(chuàng)作過程的艱辛可想而知。

    不是金剛鉆,不攬瓷器活,瓷器質堅而脆,對創(chuàng)作工具和手法要求極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量再三,劉金鐸開始自制瓷刻工具。他將鋼條磨尖作鐕子頭,雕刻中途還會停下來自行打磨調整工具。他用三年的時間在不斷實踐摸索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刻瓷刀法:“游絲點刀法”,此法可壓、可跳、可彈、可提。用這種刀法技藝進行創(chuàng)作,他揉和自己對素描的理解,加以繪畫的表現(xiàn)技法、藝術創(chuàng)作的理念,形成了獨特的雕刻語言。

瓷刻(刻瓷)藝術大師---劉金鐸5

上圖:劉金鐸瓷刻作品《黃山》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世間無數(shù)!中西合璧間,他所創(chuàng)作的人物肖像如三維立體畫般活生生地呈現(xiàn)在瓷器上。當中國的傳統(tǒng)瓷刻技藝與西方美術的寫實手法結合在一起。星火迸發(fā)下,瓷刻文化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這在中國瓷刻史上前無古人,在西方美術史上亦是絕無僅有!

瓷刻(刻瓷)藝術大師---劉金鐸6

上圖:劉金鐸瓷刻作品《梅德韋杰夫》

 精細精準。在創(chuàng)作中,受到冷軍大師的啟發(fā),劉金鐸在創(chuàng)作中開始和每根毛發(fā)“較真”:“毛發(fā)是圓的,而且是彎曲的,受光不同,顏色也會隨之變化,絕不能一筆帶過。當用放大鏡去細看作品時,如果發(fā)現(xiàn)每根毛發(fā)都能呈現(xiàn)出光影和色彩的豐富變化,那這樣的作品才能稱之為極品。”正是秉承這樣的工匠精神,劉金鐸爐火純青的“游絲點刀法”已媲美畫筆,能表現(xiàn)任何繪畫能表達的事物。而且寶慶瓷刻在兼具西方繪畫韻致美的同時,還具有中國式的金石雕刻之趣,這是西方藝術所達不到的層次。

    帶著欣賞的眼光去觀察事物,達到癡迷的程度時,作品就會美,就會勝出。三十年如一日,劉金鐸沉心于自己的瓷刻藝術中,幾乎沒想過要去各種藝術比賽和展覽會爭個高低長短。但長年的厚積薄發(fā)為他近年來的屢獲殊榮奠定了堅實的根基。

    如果把劉金鐸的瓷刻人物藝術作品和真實照片對比,很容易發(fā)現(xiàn),這種作品在細節(jié)的處理上超過了照片,在肌理分析,立體層次及明暗對比方面,比照片更詳細,更鮮明。因為照相機是單鏡頭的,是從一個角度去表現(xiàn)物像的,而人是用雙眼觀看物體,是從兩個角度聚焦物像的,立體電影就是模仿人眼用兩臺攝影機拍攝的。劉金鐸的人物作品是在載體上展示自己的雙眼所觀察到的一切。這就是他的作品為什么會有如此超凡原因。并且這種超寫實作品是帶有作者創(chuàng)作情緒的,而照片的情緒多是由觀眾的體會延伸來體現(xiàn)的。

瓷刻(刻瓷)藝術大師---劉金鐸7

上圖:劉金鐸作品《齊白石

    2013年,他的作品《齊白石肖像》獲得(深圳)國際文化產業(yè)博覽交易會“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chuàng)意獎”銀獎,齊白石的孫子齊育文老先生看到作品時無限感嘆:“您把我爺爺?shù)窕盍�,站在作品前,我覺得爺爺就站在眼前一般!”令齊育文所不知道的是,創(chuàng)作這幅作品時,劉金鐸參照的僅只是一張從網(wǎng)絡上找來的齊白石老人1957年的黑片照片。圖片象素不高,照片褪色,甚至有些模糊,已經看不到層次細節(jié)。在創(chuàng)作中,劉金鐸根據(jù)照片中齊白石老人的臉部結構、運用素描表現(xiàn)中塊面、立體關系,再度豐富表達了人物的面部骨骼和肌理結構。運用主觀創(chuàng)作方法,立體表現(xiàn)人物臉部的皺紋、老年斑和胡須等細節(jié)。同時根據(jù)人物生平的性格特點突出表現(xiàn)了齊白石大師的精氣神。

瓷刻(刻瓷)藝術大師---劉金鐸8

上圖:劉金鐸瓷刻作品《喬布斯》

    2013年,劉金鐸的作品《喬布斯像》在第十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百花杯”金獎。這個獎是從事工藝美術行業(yè)人員一輩子夢寐以求的獎項,是中國工藝美術界最高的獎項。

    劉金鐸堅信,只有把手上的功夫做到極致,世界才會主動跑過來擁抱你。

    劉金鐸被譽為“中國人物肖像瓷刻第一人”這是緣與他長期藝術創(chuàng)作中對透視、空間、虛實的觀察和研究。將二維的畫面,通過明暗、虛實的變化,給我們以三維的立體感覺。在他的作品巜泳壇之花》中發(fā)揮到極致;女運動員臉上晶瑩剔透的水珠,真實得要流下來,讓人忍不住想用手去觸摸。

瓷刻(刻瓷)藝術大師---劉金鐸9

上圖:瓷刻《泳壇之花》局部

    2014年,他的作品《泳壇之花》在第十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展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百花杯”金獎。同時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艾琳·國際精品獎。

瓷刻(刻瓷)藝術大師---劉金鐸10

上圖:劉金鐸瓷刻作品《滄桑》

    在創(chuàng)作作品《滄�!窌r,劉金鐸將一部分社會現(xiàn)實意義融入了作品中,《滄�!返闹魅斯撬诂F(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一位打小工的老人,在此件作品中,老人雖然看上去仍然強壯,但緊鎖的眉頭、單薄染塵的舊西服和焦慮的眼神出賣了他的堅強。滿腮的胡須,骨瘦的大手緊握著挑擔,身后那隱而不明倒貼在墻上的“福”字襯托出期望與現(xiàn)實的反差。《滄�!吩�2014年四十九屆中國工藝美術“金鳳凰”創(chuàng)新產品設計大獎賽中獲得金獎。

瓷刻(刻瓷)藝術大師---劉金鐸11

上圖:劉金鐸作品《虔誠》

    劉金鐸的寫實人物,有許多來自于邵陽本地人,比如《虔誠》的女主角就是位邵陽女子,端莊美麗,優(yōu)雅大方,氣質不凡,你初看她時以為她是在笑,但再看時又會覺得她是嚴肅的,這是佛境的一種表現(xiàn),劉金鐸把這幅作品當作東方的蒙娜麗莎來打造。讓人物內涵具有東方精神世界特有的神韻。

瓷刻(刻瓷)藝術大師---劉金鐸12

上圖:劉金鐸作品瓷刻《流淚的奧巴馬》

    肖像作品形似不易,神似尤難。劉金鐸在雕刻每一件作品之前,面對光潔上了釉的瓷器有一種莫名的敬畏感,從不輕易下刀。他先是尋找有關素材,長時間地去研究人物性格、經歷、面部特征和細節(jié),有時還一遍又一遍地畫素描稿,讓要表現(xiàn)的對象先在自己心中活起來,然后才胸有成竹地捉刀,每一刀力度都要精準無誤,少有不慎,前功盡棄。

瓷刻(刻瓷)藝術大師---劉金鐸13

上圖:劉金鐸作品《一鳴驚人》

    在深色瓷器上雕刻,是一種減法的繪畫過程,是利用深色的瓷釉和白色的瓷胎,刻到底即為白色,畫面不加任何顏料,完全是釉的顏色,耐收藏,數(shù)千年不褪色,歷久如新。可謂世代傳承,致用致美。

    劉金鐸的成功來自他對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他用四個字來總結他的創(chuàng)作經驗:靜、思、悟、勤。

瓷刻(刻瓷)藝術大師---劉金鐸14

上圖:劉金鐸瓷刻作品

    “盡精微,致廣大“——不僅是指對技藝最精準的把握,更重要的還是對精神世界最微妙和最宏觀的表達吧。愿劉金鐸在瓷刻的藝術道路上更“盡精微,致廣大”。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wǎng)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推薦產品 更多...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 國際新聞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廣東產區(qū) 更多....
 >> 江西產區(qū) 更多....
 >> 企業(yè)新聞 更多....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wǎng)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lián)系我們  留言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wǎng)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