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史上,最能引起陶瓷研究者興趣的課題,莫過于北宋官窯的存在。此次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大面積發(fā)掘汝州張公巷窯,能破解中國陶瓷史上的千年懸案--張公巷窯是北宋官窯嗎?
宋代“汝、鈞、官、哥、定”五大名窯一般以地名命名,唯有北宋官窯,沒地點沒出處,也沒有傳世品,文獻記載僅有區(qū)區(qū)14個字“政和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再加上存在時間太短、制作產品太少、宮廷之外極其罕見等原因,對于其是否存在尚有諸多爭議,一直無法確認。
2004年,河南汝州張公巷窯考古發(fā)現宋元時期有別于汝窯的全新青瓷器,發(fā)掘單位邀請國內外陶瓷專家舉行“中外專家學術研討會”,鑒于出土青瓷的精美,與會專家對其官窯性質達成共識,但對其年代看法不一。
“由于發(fā)掘面積太小,目前學術界對于張公巷窯年代和性質的認識主要有三種學說,多數學者認為是北宋官窯,也有學者認為是金代官窯,個別學者認為是元代官窯。”中國古陶瓷學會副會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院長孫新民介紹說。
他說,過去發(fā)掘面積太小,從考古學的地層上來確定其年代,尤其是絕對年代,確實比較困難,所以張公巷窯的年代定得比較寬泛--北宋末年至元代初年,學術爭議也由此而起。
時任中國古陶瓷學會會長、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汪慶正(現已故)力主“張公巷窯就是北宋官窯”,他直言不諱地說,張公巷窯就是他尋找了幾十年的北宋官窯。
出席“中外專家學術研討會”之后,日本東亞陶瓷學會會長伊藤郁太郎申請到日本文部省的一個科研基金,課題研究目標就是“汝州張公巷窯是北宋官窯”。為此,他連續(xù)5年到河南調查,認為張公巷窯瓷器的釉色、造型、制作工藝等,與宋徽宗皇帝的審美品位是合拍的,他撰寫論文力挺張公巷窯為北宋官窯。
因為張公巷窯發(fā)掘面積太少,窯爐、作坊等沒有發(fā)現,一些主張“張公巷窯是北宋官窯”的專家持謹慎態(tài)度。現任中國古陶瓷學會名譽會長、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耿寶昌說,張公巷窯出土的折腰碗等器物造型繼承了晚唐風格,這在北宋很風行,我判斷它應是北宋時期的,但進一步弄清是否北宋官窯還要進一步發(fā)掘。
中國古陶瓷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王莉英認為,張公巷窯是一個專門燒制御用青瓷的窯址,對研究北宋官窯非常重要。但因為窯爐沒有發(fā)現,燒造工藝流程沒有被揭示出來,現在說它就是北宋官窯還為時過早!
一些專家對張公巷是北宋官窯的說法提出質疑:文獻上記載官窯是“京師自置窯燒造”,而張公巷距當時的京師開封200公里之遙。另外,出土器物和北京故宮、臺北故宮里收藏的清代宮廷傳世北宋官窯瓷器對不上號,張公巷窯有可能是金代或元代官窯。
親手發(fā)掘汝窯和張公巷窯兩個遺址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郭木森認為,汝窯被南宋官窯繼承的脈胳很清楚,張公巷窯距汝窯燒造區(qū)僅20公里,近在咫尺,但它們之間的繼承關系卻不如南宋官窯。特別是從考古學上的地層關系上來看,張公巷窯是北宋官窯的可能性不大,有可能是金代官窯。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秦大樹說,盡管我站出來反對張公巷窯是北宋官窯感到孤立,但根據考古的文化層和有關文獻考證,我還是要堅持張公巷窯是金元時期窯址。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李輝柄認為北宋官窯并不存在,官窯就是汝窯,因為汝窯的年代也在北宋晚期,皇家沒有必要設兩個窯址,再說開封沒有瓷土和釉料,不具備燒造瓷器的基本條件!
還有一些專家認為應尊重文獻記載,北宋官窯在開封,只是北宋開封被泥沙淤積,當時的地面在如今地表7米以下,無法發(fā)現線索。
專家相信,隨著張公巷窯的大面積考古發(fā)掘的進行,這些問題和爭議將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