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紅是瓷胎上用銅料彩繪施釉后在高溫還原氣氛下燒成的傳統(tǒng)釉下彩品種,器表呈白地紅花。元代始燒,明宣德和清康熙燒造的釉里紅較成功。在雍正、乾隆期間,又推出了青花釉里紅,將這兩種釉下彩繪集于同一器物上,在透明釉的覆蓋下,經高溫燒煅而成,改變了以前只繪一色之單調。太倉博物館就收藏有一件乾隆青花釉里紅瓷盤(見圖),口徑20.3、底徑15厘米,敞口,略外撇,淺弧腹,平底,圈足。胎薄,胎質細膩,器底為“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章形款。采用青花釉里紅裝飾,內外口沿飾以青花雙圈,盤底中心為一折枝牡丹,周圍飾以三組折枝花卉,都以青花勾勒花邊,其內點以釉里紅彩。此盤青紅兩色互相映襯,顯得分外嬌艷,令人賞心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