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一艘滿載香料、絲綢、茶葉、瓷器和2000余名乘客的中國巨型三梔帆船“泰興”號從福建廈門港啟航,駛往東南亞巴達維亞,不幸在印尼觸礁沉沒,造成1600余人遇難,傷亡超過“泰坦尼克”號,被稱為“東方泰坦尼克”號。1999年沉船被打撈出水,出水瓷器超過35萬件,轟動世界。遺憾的是這些瓷器流散在世界各地,國內(nèi)罕有收藏。
8月24日,“遠帆歸航:‘泰興’號沉船出水文物特展”•在中國航海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是國內(nèi)首次“泰興”號沉船主題大型展覽,展出400余件沉船出水器物,呈現(xiàn)了“泰興”號出水德化窯瓷器的基本面貌。
現(xiàn)場展出的“泰興號”沉船古陶瓷(李悅寧 攝)
展覽吸引了不少參觀者(李悅寧 攝)
據(jù)介紹,“泰興”號是目前海洋考古中發(fā)現(xiàn)最大的中國木帆船,也是打撈完整文物最多的沉船。中國航海博物館陳列展示部主任毛敏博士對澎湃新聞介紹,他認為“泰興”號可視為是綿延2000多年的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后的“帆影”。
“泰興”號沉船,古代海上絲路最后的帆影
“泰興”號沉船為清代道光年間沉沒于印度尼西亞附近海域的一艘中國商船,1822年從福建廈門港起航,其目的地是東南亞巴達維亞。這艘船的名字有著確切記錄為“Tek Sing”,譯作“泰興”。算上商人、水手和乘客,“泰興”號上總共搭載約2000余人以及大量的貨物包括香料、絲綢、茶葉、瓷器等。
“泰興”號在到達馬來西亞東部刁曼島后,據(jù)推測是為了躲避海盜,船長做了一個決定,不再遵循幾個世紀摸索出來的邦加海峽傳統(tǒng)航線,而是改變航向,前往勿里洞島和邦加島東側(cè)之間的加斯帕海峽。加斯帕島是船舶事故高發(fā)地,自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這塊區(qū)域至少沉沒了50艘船,“泰興”號未能幸免,不幸觸礁沉沒。
沉船事故發(fā)生之際,一艘滿載鴉片的英國鄉(xiāng)村船“印第安納”號正好從旁駛過,該船船長出于人道主義,對遭遇海難的幸存乘客施以援手,最終救起190人。“泰興”號沉船造成人員傷亡,超過了“泰坦尼克”號,因此被稱作東方的“泰坦尼克”。
外文書籍記錄的“泰興號”古陶瓷畫面精美
外文書籍記載“泰興號”古陶瓷
記錄“泰興號”古陶瓷的外文書籍
“泰興”號因為有部分幸存者,當?shù)氐膱蠹垖?ldquo;泰興”號失事也進行了相關報道。這艘去營救的貨輪“印第安納”號在其航海日志上也記載了這次事故的始末,因為有大量關于泰興號記載的文獻存世,所以在它沉沒大概200年之后,沉船探險家們從相關的文獻記載中找到蛛絲馬跡,然后去搜尋打撈,1999年,“泰興”號沉船被打撈出來,沉船當中出水瓷器達35萬件。
2000年,德國納格爾拍賣行拍賣了這批“泰興”號出水瓷器,此次拍賣總成交額達2240萬德國馬克,主辦單位稱,這是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拍賣。
據(jù)中國航海博物館陳列展示部主任毛敏博士介紹,“泰興”號沉船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與其它被偶然發(fā)現(xiàn)打撈的沉船相比,“泰興”號相關的文獻記載很豐富,我們今天甚至可以了解到這艘船的確切名字,出發(fā)時間、出發(fā)地點、船長名字,沉沒時間等等。它也是目前海洋考古當中發(fā)現(xiàn)最大的中國古代的帆船,它也是目前海洋考古當中發(fā)現(xiàn)的出水完整器物最多的一艘沉船。“泰興”號遇難人數(shù)之多在中國古代帆船海難當中也是極其罕見的。從以上角度來看,泰興號沉船在中國古代所有沉船中是具有獨特地位的。
毛敏認為,“泰興”號可視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后的見證和縮影,因為“泰興”號沉沒于1822年,它之后不到2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中國古代的帆船就此永遠從海上消失了。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可以說綿延2000多年的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伴隨著“泰興”號的沉沒走向終結(jié),“泰興”號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后的“帆影”。
“泰興”號沉船出水文物國內(nèi)首展
“泰興”號沉船出水器物豐富多彩,其中絕大多數(shù)為陶瓷器,達35萬件以上,瓷器中絕大部分為青花瓷,還有一部分白釉、五彩、青褐釉瓷器以及宜興紫砂等。這些瓷器大都是18世紀和19世紀初德化生產(chǎn)的用于出口亞洲市場的青花瓷,主要以青花盤、碗、杯、碟、罐、蓋碗等日用瓷為主。
當年打撈上來的部分德化青花瓷器在德國斯圖加特拍賣,這些瓷器的故鄉(xiāng)德化也前往拍回了72件古瓷珍品。然而大部分出水瓷器現(xiàn)在流散世界各地,且多數(shù)為私人藏家收藏,國內(nèi)罕有收藏。“很長一段時期‘泰興’號出水瓷器的整體面貌是不清晰的,對其研究也是不充分的。”毛敏說。
泮廬集團董事長鄭長來(左)和德化陶瓷博物館館長在查看“泰興號”古陶瓷(資料圖片)
收藏于德化陶瓷博物館的“泰興號”沉船古陶瓷
2018年11月,泮廬集團從英國聯(lián)邦貴金屬公司購回12萬件“泰興”號沉船遺物,這批隨著“泰興”號沉寂海底200年的珍寶終于有機會踏上故土。2020年,泮廬集團向中國航海博物館捐贈100件“泰興”號沉船出水瓷器。
毛敏介紹,因為國內(nèi)很少能見到“泰興”號沉船出水瓷器,研究也并不充分,所以幾乎沒有舉辦過“泰興”號沉船主題的展覽。此次“泰興”號沉船出水文物特展是以中國航海博物館館藏“泰興”號出水瓷器為基礎,由德化陶瓷博物館和泮廬集團聯(lián)合舉辦,是國內(nèi)就“泰興”號沉船出水文物首次大規(guī)模展出,也是一次難得的原創(chuàng)展。
泮廬集團從國外拍賣回來的“泰興號”古陶瓷標號清楚
泮廬集團從國外拍賣回來的“泰興號”古陶瓷
展覽中展出400余件“泰興”號沉船出水瓷器,涵蓋青花、白釉、五彩、青褐釉等多個門類,囊括碗、盤、碟、杯、缽、瓶、盒、雕塑等10余種器型,基本可以展現(xiàn)“泰興”號出水德化窯瓷器的整體面貌。
“泰興”號出水青花瓷主要是清早、中期德化窯產(chǎn)品,以碗、盤、碟、杯、盒、勺等日用品為主,裝飾洞石、花卉、花籃、圈點、人物、文字、山水、動物等圖案,布局疏朗、器型規(guī)整、紋飾多樣。
這些產(chǎn)品在德化各窯址中都有出土,充分體現(xiàn)了德化窯作為中國古代外銷名窯的重要地位。對于我們進一步研究清代德化瓷器的生產(chǎn)與外銷意義重大。
此次展覽不僅展出了“泰興”號沉船出水瓷器,在展覽的最后一個單元也再現(xiàn)了德化窯這一著名的外銷窯口千年發(fā)展史。德化是中國三大古瓷都之一,陶瓷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目前已發(fā)現(xiàn)宋、元、明、清各代窯址180多處。宋元時期主要燒制青瓷、青白瓷、白瓷,裝飾有劃花、印花等,劃花多見篦劃紋,印花是元代普遍使用的裝飾方法,大量運用于盒、壺、罐、瓶、軍持等器物上;明代成功創(chuàng)燒乳白釉器而聞名于世,有雕塑人物與生活器皿兩大類;清代則以青花瓷為大宗,進入全盛時期。
此次展覽將持續(xù)至2022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