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在盛大和新華都,您都強調自己是“打工者”的角色、配合董事長,感覺和微軟時代比有很大的轉變,心路歷程經歷了哪些變化?
唐駿:我一直希望做中國職業(yè)經理人的標桿,這個目標是堅定的。民營企業(yè)和外企有很多的不同,但是其實做法都是一樣的,就是做好自己,做個好的職業(yè)經理人。也是我人生的夢想和追求。
《經理人》:您離開盛大,是因為與陳天橋的IPTV戰(zhàn)略構想不合拍,還是因為當時盛大的免費模式效果不明顯?
唐駿:我覺得作為一個職業(yè)經理人,在選擇離開時一定不是出現(xiàn)危機或是產生分歧等等原因的時候。我當初加入盛大時的使命是希望把盛大做成一家成熟完善的上市公司,而經過一起努力的4年時間,我覺得我已經完成了這個使命,未來我想迎接新的挑戰(zhàn)。并且我的離開已經不會影響盛大業(yè)務的發(fā)展及資本市場對于盛大的評價,所以我才會選擇離開的。職業(yè)經理人只有完成了你的既定使命后跳槽才可以提升你的價值。
“希望投資理念能給新華都帶來利益”
《經理人》:您曾經說過,CEO需要樹立自己的個人品牌,一些網友認為您的高調的確很好地展示了自己,塑造了個人品牌,但也有“過度”的嫌疑,按照慣性思維,會被外界認為“愛忽悠、不干實事”,影響了對您真實價值的判斷,對此,您的看法如何?在“做秀”和自律之間,如何找到一個平衡?
唐駿:我一直堅持的原則是,“先做人,后做事,偶爾做做秀”。對于工作我一貫是秉承著“簡單+勤奮”的原則。在新華都我們強調的是集團式的管理模式,充分授權各地區(qū)的負責人,可以看到前段時間新華都投資的云南白藥,奔騰電器,青島啤酒等,我希望我的投資理念能給新華都帶來利益。
《經理人》:作為一名職業(yè)CEO,您什么時候真正開始走向成熟?衡量一個職業(yè)CEO是否成熟的標準是什么?
唐駿:不論是對于我還是對于一個剛畢業(yè)的大學生來說,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我也相信每一天都會成長和成熟。對于我個人來說,在微軟的10年就像讀了一個大學本科,獲得了終生榮譽。在盛大像讀了研究生,獲得了很多上市,收購和投資的機會。而加盟新華都更是希望能將我的職業(yè)經理人做到最高境界。在不同的階段取得既定的目標就是一種成熟,和自己相比。
《經理人》:從職業(yè)經理人的角度看,學歷事件帶給您的反思是什么?
唐駿:……(目前不愿就此再發(fā)表任何看法�。�
民企生存法則
《經理人》:公司治理不完善、缺乏合理的薪酬機制和監(jiān)督機制、老板不敢或者不愿意放權、表面信任但骨子里仍有防范之心、“空降兵”缺乏團隊配合、戰(zhàn)略決策執(zhí)行不到位、資方出爾反爾……外來CEO在民企現(xiàn)時依然要面對如上重重困境,結合自己的經歷和經驗,請您談談這些矛盾是否能夠妥善解決?
唐駿:低調進入,看淡權力,財務干凈,不帶舊部,溫和改進,同心圓保持和上下屬的關系,在合適的時候選擇離開等等都有助于幫助你妥善解決不必要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