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和他的短命的帝國,歷來被研究歷史的人作為失敗者唾棄,然而這些人之所以有成見,無視王莽政治生涯的很多神奇之處,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內(nèi)心里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所謂“正宗”的概念:這些人雖然生活在現(xiàn)代,骨子里卻還有漢唐“正室”遺老遺少的余孽在作祟,王莽作為漢朝宗室的外戚而篡國,是為不忠,王莽新朝改制不久,即便宣告亡國,是為無能,因此從任何一個方面來說,王莽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壞人加失敗者。如果硬要從他身上學習什么的話,也只能用一句“以史為鑒”,將他打入提供教訓以免后來者重蹈覆轍的隊伍中去。
其實,從王莽個人奮斗的經(jīng)歷來看,他絕非坊間小白領(lǐng)想象的那般不堪。王莽學問廣博,好古尚學,言必稱禮,是個地道的儒生出身,他因此可以說是歷史上唯一一個通過奪取政權(quán)坐上皇帝寶座的知識分子。大家都記得“他老人家”的那句名言: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王莽的例子就是對這句名言的一個反證。王莽先生作為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喝墨水的秀才,一不靠宮廷政變,二不靠兵變,走的完全是和平崛起的道路,不但奪權(quán)成功,而且這其中的過程還顯得那么溫文爾雅,不失斯文,在我們今天看來只能用“漂亮”或“酷”來形容。
“王莽猜想”
從春秋,戰(zhàn)國直到秦朝,政治舞臺一直是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或者是一輛沒有售票員的公共汽車,雞鳴狗盜之徒也罷,諸侯霸主也罷,縱橫捭闔的大家,替人行刺的勇士,都是誰能耐誰就上,誰擠得上去誰就是好漢。所以春秋戰(zhàn)國這幾百年里,雖然競爭者太多,亂了規(guī)矩,但就象現(xiàn)在的青春偶像劇一樣,雖然對傳統(tǒng)戲劇理論是個明顯的悖離,但是憑著幾個純偶像一點實力沒有的人瞎搗鼓一番,也弄出了不小的動靜一樣,那個自由市場一般的政治舞臺,也就一直火爆熱鬧得很。老莊孔孟,咱們中國人精神上的godfather,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登上歷史舞臺,揚名立萬。這段時間甚至因為牛人太多,以至于有些牛人覺得自己被擠兌得顯得不夠牛,只恨自己不能晚生幾百年呢。
但是到了漢朝,自從西漢王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建議,把孔孟之道當作治國之道后,中國政治的歷史進程就轉(zhuǎn)了一個大彎,走上了一條奇怪的路。只有學孔孟之道才能當官,相當于給政治這輛公共汽車配了一個售票員,大家沒法再像以前那樣輪開膀子憑自己的實力往里擠,而必須排隊驗票上車。
這一點有些類似于今天我們所最樂于討論的所謂管理學知識,或者再放大一些,全部經(jīng)濟學的知識,都在各種媒體上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提起著。而這些知識,尤其是關(guān)于企業(yè)管理的知識,基本上全部來自西方,因為他們有比我們長得多的資本主義年代,有著更悠久的資本家剝削(用今天的話來說,是管理)工人的經(jīng)驗,也有著更完備的研究理論體系,因此來自西方的企管理論一統(tǒng)天下,麥肯錫一類的咨詢公司,以集大成者的姿態(tài),揮舞著大棒,傲視天下。
而中國的情況,卻恰恰相當于董仲舒出現(xiàn)之前的戰(zhàn)國,雖然百家爭鳴,卻沒有一家能夠脫穎而出,證明自己的理論是最實用最正確最能帶領(lǐng)企業(yè)走上長治久安的道路的。所以麥肯錫這樣的西方學術(shù)代表,在中國就成了以下這個故事的主角:
一天,一個農(nóng)民趕著一群羊在草原上走。
迎面碰到一個人對他說:“我可以告訴你,你的羊群有幾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