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濤幾落幾起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只要學會面對失敗,一切皆有可能”。
金融風暴呼嘯而來,該你出場了!
假定你剛剛失業(yè),排在500萬就業(yè)大軍的末尾,心里想,這世界上是不是快無路可走了?你搓著的手心間歇性發(fā)涼,能做什么呢?在這種氣候下,一份工作其實也難保能做幾天;你試想過創(chuàng)立一樁自己的生意,這個念頭已經醞釀了5年之久,但從來沒有一個清晰肯定的念頭跳出來告訴你,天哪,就是它!
張靜濤準備就這一問題給大家傳道,他寫了一本書叫作《快樂創(chuàng)業(yè)》。事實上,他現在正在搖身變成一個商業(yè)基因學校的校長,在創(chuàng)辦一個幫助大學生就業(yè)和創(chuàng)業(yè)的公益組織。創(chuàng)業(yè)中的多數感受并不快樂,他想說的是,你要先獲得一種特別的積極而自由的心境,然后才能使所要做的——無論是必須做的、應該做的、還是想要做的——事情趨近成功。道理也許可以商榷,但是為什么我們要相信他?
11年前,張靜濤面臨的問題是,必須找到一個“生意”來解決生存問題。這個項目不僅要維持溫飽、房租,有一定發(fā)展空間,而且要迅速,只有這樣才能幫他還掉身負的1000萬元負債。也就是說他不是從頭開始,而更像是倒立著開始的。大多數人在選擇一個生意時有一點資產,有些人確實是從零開始,張靜濤則必須從負債1000萬開始跑。這就像給掉在海里的人腿上又綁了一架鋼琴。
今天已經有上億元資產的張靜濤,不吝把自己的經驗介紹給別人——那時,徘徊在十字路口他究竟怎樣獲得靈感,兌制了什么秘方,在大街上空洞悉了什么機會。一直懷揣著“傳道”理想的張靜濤,樂于傳授自己的獨門方法,今天他做得像是某種商業(yè)元老院的長老所為——他通過公益網站在扶助新人創(chuàng)業(yè)方面產生更廣泛的影響,希望借此吸引很多企業(yè)家來這里“傳幫帶”,講述自己的獨特觀察,真實經驗,尤其是那些在流行書籍里壓根就看不到的商道精髓。
個人風暴
11年前,張靜濤面臨著屬于他自己的金融風暴——從盈利800萬,忽然被打入地獄,負債1000萬!這時他28歲,對這個年齡的承受力是個沉重的考驗,好處在于,他還有一大把爬起來的機會。
他在海邊逡巡,咸澀的海風吹到唇邊,令他想流淚。一年前他貿然進軍房地產,只有半年時間,他就感覺到運營出現了問題,“一心想做大的他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維護銀行、建筑方之間脆弱的關系”。開始在拆東墻補西墻之中過日子,他從朋友、銀行等方面調來了上千萬的資金注入自己的項目,但最終還是沒能補上資金鏈,眼睜睜地看著上千萬資金鑄成了一幢爛尾樓。為了還債,他不得不在最短時間內低價賤賣了搏來第一桶金的快遞公司。初升的太陽映照著海面閃爍著金光,看上去一切都沒有變,張靜濤卻花了7周時間來重新面對現實。
他出生在寧波,有鮮明的寧波特色:瘦小精干,目光敏銳,言談機智,而真正的教育來自周圍令全國人敬畏的浙商群體——一群現實洞察力、執(zhí)行力和情商綜合分數超出全國水平的人。21歲時,他和同學的一席閑談,突然地奠定了他的財富之路。他得知,當時中國快遞業(yè)務被國營壟斷,各地條塊分割,消極的國企職員自然很難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客戶普遍心存不滿。而張靜濤的同學發(fā)現身處前沿的上�?爝f業(yè)務更具效率:競爭更充分,價格更低,負責業(yè)務的經理們也更有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