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國際上網絡招聘行業(yè)的競爭,大多是基于一些新的模式、新的想法或技術來展開的:
2006年,美國招聘網站Jobby成立不到兩個月,就被Jobster網站以2000萬美元收購。其創(chuàng)新看點“簡簡歷”用加標簽的方式填寫簡易簡歷和用過濾標簽的方式搜索人才,用戶體驗極佳。web2.0技術將界面與招聘功能完美結合,實現(xiàn)了高效便捷的“簡簡歷”。對于招聘經理來說,只要選中某一項標簽和要求的級別,符合條件的人馬上羅列出來。隨著過濾條件標簽的增多,符合條件的人越來越少,也越來越準。招聘經理可通過RSS訂閱的方式使新增加的符合條件的人呈現(xiàn)在列表最前面;同年,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美國工作內容搜索引擎/第三代職位搜索引擎trovix.com推出,上線時已經有了第一筆風險投資。其創(chuàng)新看點是簡歷評分、記錄招聘習慣。它讓招聘經理搜索與工作崗位需求對應人才簡歷能力大大增強,并按照匹配程度自動排序并給每份簡歷打分,招聘經理只要查看排在前邊的最合適的簡歷就行了,再也不用大海撈針般從大堆不適用的簡歷中進行挑選。另外,此技術有系統(tǒng)記憶功能,可以記錄用人部門招聘習慣。比如某部門錄用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的多,以后計算機專業(yè)的權重就會提高,簡歷排名就會靠前;
第一個突破個人用戶免費圍墻的網站也是在2006年的美國,權威求職信息網站Vault.com,每年都推出最新主題的求職指南,如最新版本的投資銀行指南,包括投資銀行介紹、相關金融知識、面試指南等;還有4大會計事務所指南、應聘指南等,獲得求職者極大歡迎,并愿意為此繳費。
以上案例即便以現(xiàn)在的標準衡量,依然可以成為我們招聘網站中的亮點或新模式。國內招聘網站的產品和服務如果不加以創(chuàng)新,等金融危機過去難免再次陷入廣告戰(zhàn)的怪圈,因此,借助當下經濟放緩,網絡招聘企業(yè)應加大產品研發(fā)投入,潛心研究出能為求職者帶來實惠和愉快體驗的網絡產品,打破產品同質化僵局。這不僅是迎接下一輪快速發(fā)展、爭取領先營銷策略、避免內耗的前提之一,也是當前真正以產品和服務贏得用戶的根本。
四、嘗試付費求職模式,搶占個人用戶藍海
正如前面提到免費求職像是一道行業(yè)圍墻,似乎很難找到付費的突破口,國內網絡招聘企業(yè)更是習慣性的接受或回避求職收費問題,。零星的以人才測評、簡歷指導、視頻簡歷制作等嘗試個人收費的網站或公司,最終因模式設計的呆板或產品自身的缺陷無果而終、尚未形成規(guī)模和氣候。
在互聯(lián)網免費的大背景下,網絡求職者到底有沒有付費的意識、有沒有付費能力等問題或許是眾多招聘網站者最不為確定的焦點。
據(jù)一項有關畢業(yè)生求職成本的調查顯示,約65%的學生求職成本在500元至1500元之間,25%的學生在1500至2500元之間,超過2500元的約10%,有的甚至高達萬元。這些費用主要包括服裝、差旅、門票、通訊、求職材料等。
此外,在傳統(tǒng)招聘領域,求職者去人才市場找工作早就具備支付求職服務費、門票等費用的意識和習慣。對于初次上網的求職者,其實大多也并不認為網絡求職就是全部免費的。
事實證明,不是求職者沒有支付能力和意識,是我們“燈下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