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新聞網(wǎng)2月23日訊(記者 朱勇)在淮安及周邊地區(qū),提起陶瓷收藏,清河區(qū)的朱嘉麟是業(yè)內(nèi)人士常常提起的一位名人。在他家里,記者看到,偌大的一間房子里,收藏的各個年代的陶瓷上架擺放,整齊劃一,種類齊全,花樣繁多,保存完好,還有專人護理。近年來,曾有不少西安、合肥、無錫等地的陶瓷愛好者來他家參觀、學習、切磋。
朱嘉麟告訴記者,他對陶瓷感興趣還得從15歲那年一件小事說起。有一天吃晚飯時,他一不小心將吃飯的碗掉落地上摔得粉碎,這個碗摔壞了,父親可心疼哪!這個碗,是父親在漣水保衛(wèi)戰(zhàn)中,他的一個江西景德鎮(zhèn)的戰(zhàn)友送給他的。據(jù)父親說,這位戰(zhàn)友后來在戰(zhàn)場中不幸犧牲了。之后,父親為了懷念戰(zhàn)友,特地去了景德鎮(zhèn)一次,在市場上又買回一個類似摔壞的瓷碗留作紀念。
這件事給朱嘉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長大后,朱嘉麟對陶瓷漸漸地產(chǎn)生了興趣。朱嘉麟說,隨著對陶瓷知識的深入了解,他越發(fā)喜愛陶瓷了。“陶瓷因其獨具特色的制作工藝和藝術風格,享有‘薄如紙、亮如鏡、聲如馨’的美譽。”據(jù)朱嘉麟介紹,工作以后,只要發(fā)現(xiàn)陶瓷有好看的,他便零零星星地往家買,擺在大桌上、窗臺上、床邊上、鍋灶上。“記得我在80年代剛工作的時候,當時家里居室很小,我住處的桌椅凳子上無法放置,收藏的陶瓷只好放到床底下,想看的時候,就拿出來欣賞欣賞。”
搞收藏,一要有經(jīng)濟來源,二要有地方擺放,否則,煩惱多多。朱嘉麟從18歲開始買陶瓷,沒工作的時候,買陶瓷的錢都是父母給的零花錢。工作后,日子一天天好起來,朱嘉麟手里的資金比過去要寬松一些,也有了新房子,他便有了將床底、墻旮旯擺放的陶瓷“重見天日”的想法。于是,他專門騰出一間近17平方米的房子用于擺放陶瓷,并依據(jù)陶瓷器型大小設計圖紙,特地請木匠到家量身定制專用貨架。陶瓷易碎,搬運這些“寶貝”稍不小心就會雞飛蛋打白忙一遭。為了搬運這些“寶貝”,朱嘉麟請了十個搬運工,各有分工,他坐鎮(zhèn)指揮,花費4天時間,終于將這些陶瓷擺放好。
朱嘉麟收藏各種陶瓷至今,有大、中、小累計939件,其中有一些還是珍品。幾十年來,朱嘉麟到過很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宜興、景德鎮(zhèn)、香港、澳門等,所到之處,無論他是公務出差也好,消遣旅游也罷,他都會專門抽出時間去尋“寶”。
多年來,朱嘉麟持之以恒,始終如一地專心收藏陶瓷,愛護陶瓷,走過常人難以走過的辛酸路。雖然面臨困難重重,但他仍知難而上,執(zhí)著追求,終于成為一方收藏陶瓷的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