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的出現(xiàn)可以追溯到一萬年前的原始社會,瓷器的發(fā)明也有近四千年的歷史。陶瓷原料硅酸鹽無毒的特性,特別是瓷器造型的典雅適用、釉面光滑,便于拭洗等優(yōu)點,現(xiàn)在已成為世界使用得最廣泛、最受歡迎的生活用具。中國發(fā)明瓷器對人類文明進步是一個很大的貢獻,因此被世界人民譽為瓷器之國。
古代陶瓷器的制作曾使用多種方法成形,如盤條法、模合法、拼接法、拉坯法等,但單論瓷器生產(chǎn),除方形或多邊形器用拼接法(俗稱“鑲器”)外,一般圓形器物無論大小高低皆常用拉坯法成形,直到近代才出現(xiàn)注漿成形法。因此,凡隋唐以后的圓形立件器物如酒壺、花瓶、尊、罐等若用模制法或注漿成形者,大抵皆為贗品。
古代瓷器中除立足器(如三足、四足鼎;三足、四足爐;多足硯)、湯勺等以外,一般圓器和琢器都要以器底同臺面接觸放置,這就出現(xiàn)了對底部的加工和修削,也就出現(xiàn)了平底、凹底、圈足等不同形狀。由于社會審美意識和工藝技術(shù)的社會習慣性作用,歷史上對古瓷足底的處理是有規(guī)律可尋的,這也就為我們鑒定古瓷的時代提供了一個方面的依據(jù),使我們可以根據(jù)被鑒定物的器足特征進行有利于綜合結(jié)論的鑒定。大體說來,唐代較早時期流行餅形足,中唐前后出現(xiàn)玉璧底,往后變?yōu)榄h(huán)形足,至唐末開始出現(xiàn)淺圈足。自五代開始圓器流行圈足,雖然高、低、厚、薄、尖、圓各有不同,但仍然可以找出帶有時代性的規(guī)律。
裝煉方式?jīng)Q定的器物特征
裝燒方式,說到底就是采用什么樣的窯內(nèi)支、墊、套、隔等工具的問題,也就是用什么窯具,就決定了裝燒方式,從而在器物身上留下特定痕跡,可作為鑒定依據(jù)之一。 我國燒造陶瓷使用窯具很早。最近有人研究出,我國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已有一些陶窯使用了較為簡單的窯具,如廣東虎頭浦新石器時代晚期橫穴窯用大小不等的卵石作墊具燒陶器,福建曇石山遺址的橫穴窯用圓錐狀束腰實心陶器作墊具。另外,研究表明,商代、西周也有用簡單窯具燒制陶瓷者。這些資料不多,一般讀者接觸這些時代的器物機會也少,于我們鑒定關(guān)系不太大,略去不講。本書從漢代講起。 東漢時代燒制青瓷器,往往用一個小形泥餅墊燒,器底留下一圈紫色斑點。 六朝時,普遍采用齒狀支釘間隔疊燒,器里心留下一些支打痕。一般講,支釘痕少者的時代較早,如浙江的窯,有三個支釘痕的一般為三國前后的產(chǎn)品,五至八個者,多為西晉時產(chǎn)品。因為支釘多,受力面大,分散了上面疊燒器物的重量,可減少形變等。 東晉時,德清窯等用"托珠"墊燒,器身留下扁圓形痕跡。此法德清窯及其他一些窯唐代仍有采用。 隋、唐時期,全國普遍采用三角形墊具支燒,器身留下平面連線呈Y形的三個支點。 南朝江西豐城窯首先使用匣缽裝燒,可使器身不留任何支燒痕(一匣一器)。這就為燒造高檔精美瓷創(chuàng)造了條件。此法至今仍大量采用。 五代景德鎮(zhèn)窯用若干小泥點作間隔具,器身留下許多窯紅色點,大多為8-18個,南唐時有少到4個的。
北宋官窯、汝窯(如前所述,有人認為這二者是一件事)、均窯及哥窯部分產(chǎn)品,用極精細的墊具支燒,支釘痕極小,所謂"支麻針釘",這是創(chuàng)造了又一種燒高檔瓷的支燒方法,為一代時尚,很有特色。 北宋中后期定窯創(chuàng)造的砂圈覆燒疊置法,大大提高了窯爐裝燒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產(chǎn)品產(chǎn)量,很快風行全國,特別為青白瓷窯系各窯廣泛采用。所燒成"芒口器",特征鮮明,有助于鑒定。 宋代四川磁峰窯白瓷的砂粒間隔疊燒,雖很獨特,又易于鑒別,但器心留的團團砂粒痕,破壞了美妙的印花畫面,留下深深的遺憾?尚掖烁G高檔瓷不用此法,還有部分不叫人遺憾的精美產(chǎn)品。 南宋官窯、龍泉窯,在南宋前期有用圈足內(nèi)小墊餅墊燒的,底足無釉。后期用大墊餅墊在圈足下,底足有釉,足跟成"鐵足"。 元代中晚期,龍泉窯用底足澀圈法:底足括去一圈釉,用平口盂形墊餅墊燒,底足留下澀圈。 金代創(chuàng)燒的澀圈疊燒,里心留下一圈無釉露胎的澀圈,生產(chǎn)大眾化低檔瓷,雖不精美,卻價廉適用,因此至今尤為鄉(xiāng)鎮(zhèn)小窯使用。 明、清時期,全國制瓷水平提高,燒造時大多用匣缽正燒(官窯更全部如此),裝燒工藝留下的痕跡少。
窯爐氣氛造成的器物特征
陶瓷器燒成過程中,窯內(nèi)的氣氛氧化焰還是還原焰,對器胎釉的色澤、釉的光潤等都產(chǎn)生一定影響,有些窯由于采用了特別燒造工藝控制窯爐氣氛,造成其產(chǎn)品一些特征,可作鑒定參考。 宋代以后北方一些窯用煤作燃料,燒氧化焰,所以白釉瓷釉白中泛黃,如定窯白釉呈牙白色。所用窯多為饅頭窯。南方一些窯用木柴作燃料(景德鎮(zhèn)窯多用松柴),龍窯或蛋殼窯較多,燒還原焰,白釉白中泛青,如景德鎮(zhèn)窯。 均窯的蚯蚓走泥紋,汝窯及其他一些窯產(chǎn)品釉中的小氣泡,均是器物在窯爐燒造時形成的。由于形成機理十分復雜,非十句八句話解釋得明白,本書從略了。有興趣的讀者可找有關(guān)資料看。 開片:有些年代久遠的器物,釉面由于產(chǎn)生不均衡變化,開有細小片紋。而宋代官窯、哥窯的開片釉,是在燒成中,在一定窯爐氣氛下,胎、釉膨脹、收縮不一致所形成的,是人們?yōu)榱藢で筇厥庋b飾效果而在胎、釉配方、窯爐氣氛上做文章有意識造成的,人為的。 桔皮紋:明宣德、清雍正時的釉均有比較明顯的桔皮紋。這是釉在窯內(nèi)燒成中冷卻時,均勻收縮造成的。氣氛掌握好者成韻味無窮的美麗的桔皮紋,掌握差者,則成晚清時的波浪釉。 窯紅,又名火石紅,是瓷器無釉露胎處自胎呈現(xiàn)的淡紅色斑點或線。這是元、明景德鎮(zhèn)瓷器所特有,因受胎中含有一定量鐵造成。清代景德鎮(zhèn)瓷胎料淘洗干凈,就極少有窯紅現(xiàn)象。 讀者一定明白,本章工藝造成的陶瓷產(chǎn)品的特征,我們雖然講得不多,但對鑒定古陶瓷的窯口、時代均有意義,不應(yīng)等閑視之。